首页 > 国际 > 日美贸易战日方重大让步?美国惯用威胁,日本只能防御;或影响中美谈判

日美贸易战日方重大让步?美国惯用威胁,日本只能防御;或影响中美谈判

华盛顿的共识是,这份贸易协定给了特朗普大部分他想要的东西,而安倍几乎什么都没得到。熟悉贸易谈判的日本学者认为,用"威胁"的方式进行协商是美国的惯用伎俩,最终的贸易谈判变成日本"一边倒"的防御。

作者|关珺冉 编辑|漆菲

166年前,四艘巨大的美国黑色铁甲舰驶入日本江户湾,史称"黑船来航"。那一次,美国人带来了望远镜、照相机等新奇礼物,也以他们的方式"手拿大棒、面带微笑"地让日本签订了《日美亲善条约》。

而今,随着日美贸易协定的正式签署,日本奶农们恐将经历再一次的"黑船来航"。这一次的"黑船"将搭载来自美国的牛肉、猪肉等农产品,这让无数和牛生产商备感失落。

"和牛,大概要终结了。"面对即将登陆日本的美国低价牛肉,61岁的大平畜产工业株式会社社长川合昭夫愤慨地说:"高高在上的政治家完全不为生产者考虑。再好吃、安全的国产牛也难抵便宜的美国牛肉。"他位于北海道鹿追町的农场养了4300头牛,目前打算继续经营下去,但周围不少同行已经想要放弃了。

神奈川县的一名奶农担忧起乳制品行业的未来,"随着饲料价格提高,人工成本也会上升,加上很多奶农已是高龄,是时候作出决断离开了"。烤肉店的老板倒是拍手称快:"关税降低意味着美牛价格会下降,有利于我们提升利润。"

当地时间10月7日,日本驻美大使杉山晋辅和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在白宫签署了新的日美贸易协定和日美数字贸易协定。美国总统特朗普亲临现场,对戴着牛仔帽的美国农业代表们说:"对美国而言,这些协议改变了农民、农场主的处境,为他们开辟了庞大而关键的海外市场。"特朗普还不忘夸赞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是"非常好的朋友""一位了不起的绅士"。

在外界看来,这是一份"有限协议",或者说是一份"迷你协议"。华盛顿的共识是,这份贸易协定给了特朗普大部分他想要的东西,而安倍几乎什么都没得到。熟悉贸易谈判的日本中部大学特聘教授细川昌彦评价说,用"威胁"的方式进行协商是美国的惯用伎俩,最终的贸易谈判变成日本"一边倒"的防御。

迷你协议:大米和汽车关税均不涉及

正式协定签署之前,安倍晋三与特朗普早于9月25日在纽约联合国大会期间签署了初步贸易协定。安倍称其为一份"双赢"的协定。

根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公布的细节,农产品是此次贸易协定的一大重点领域。日本将在不超过《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的范围内开放农产品市场,美国超过90%的销日农产品可享有免税或优惠关税的待遇。通过此项协定,日本将向美国开放约72亿美元的农产品市场。

按照规定,日本将立即取消对美国生产的桃子、猕猴桃等水果以及速溶咖啡等饮品的全部关税;5年内取消香肠、饼干、番茄汁、人造黄油等关税;7年内取消葡萄酒、蜂蜜关税;9年内取消猪肉关税;10年内取消酸奶关税;15年内取消奶酪关税。美国最为重视的牛肉出口关税,将从现在的38.5%下调至2033年的9%。同时,日本向美国出口的涡轮、机床、自行车、空调、燃料电池、眼镜、绿茶等产品关税也将被取消。

日美贸易协定从开始商讨框架到签署,仅花费了三周时间,而通常的操作最快需要三个月。如此急于签订这份协定,足见特朗普的焦急情绪,他终于可以在自己位于中西部的票仓炫耀这一成果。

如果顺利通过双方国内的相关政府程序,该协定预计最快于明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彭博社认为,面临大选的特朗普急切希望用日美贸易协定安抚其核心支持群体——美国农民,因为后者在中美经贸摩擦中遭受了很大损失,而且近期的天气和农产品价格走低也对他们产生了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敏感的大米制品不在此次协定中。美国未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之前,日本曾提出授予美国大米7万吨的零关税配额。米农是日本执政党自民党有力的支持团体,这次日本政府费尽心力,挡住了汹涌而来的美国大米。

日本企业(中国)研究院执行院长陈言认为,日本在美国的逼迫下开放农产品市场,虽然消费者能以更廉价的方式获得国外食品,但对本国农民来说不算好事。"从长远来看,一国的农产品受制于其他国家,也会显得不安全。"

原本作为谈判焦点的汽车关税也未涵盖在协定中。"新的贸易协定并没有解决双方在汽车贸易方面的分歧。"美国《纽约时报》一针见血地指出,安倍最终只得到特朗普关于"对从日本进口的汽车免征关税"的口头承诺,日本希望的美国取消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关税等问题均被搁置。

此前,美国以"贸易扩大法232条"中的威胁国家安全条款为由,多次要挟将进口日本汽车关税从2.5%提升至25%。汽车是日本对美出口的主要产品,2018年日本汽车出口美国173万台,占日本对美出口总额的30%。如何降低美国威胁,避免承诺出口数量限制、躲避美国金融打压是日本最为关切的议题。

"日本就像逃不出如来佛掌心的孙悟空"

特朗普对这份协定大加称道,日媒的反应却普遍消极。共同社用"自诩"一词描述特朗普对贸易协定的赞美。9月底两国签署初步协定时,共同社曾批评安倍对协议"双赢"的形容"缺乏说服力",还援引日方官员的话称"日本所获很少",并认为"日本在谈判中处于劣势"。

《朝日新闻》将协定视为"在美国的步调下进行的贸易妥协"。文章称,该协定并未解决双方在汽车贸易方面的分歧,美国也没有确切保证未来不会对日本生产的汽车追加关税。

《产经新闻》援引美国专家的意见称,日美贸易协定是一份"含糊不清的约定"。文章指出,这份贸易协定将使"日美两败俱伤",特朗普当初毫无远见地退出TPP,这份协定顶多可以看作是其挽回一部分本该从TPP中获得的利益而已。

"日本就像逃不出如来佛掌心的孙悟空一样。"这是不少日本政客对谈判结果的比喻。日本前众议院议员小池政就向《凤凰周刊》分析说:"日本看到美国在中美贸易谈判中对中国采取的严苛态度,舆论方面早已悲观。"

"从日美贸易谈判的历史来说,从未达成过所谓平衡的谈判。"细川昌彦直言,日本安全保障上严重依赖美国,自身处境也是不得已。"跟美国进行贸易谈判,讨论平衡或者胜负根本没有意义。"

取消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关税是奥巴马时期对TPP协议的承诺,也是特朗普退出TPP的原因之一。日美贸易协定未对美国取消汽车关税制定出清晰的时间表,被视为是日方的重要让步。华盛顿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亚洲经济学专家马修·古德曼由此从商业角度否定了这份协定的重要性:"毕竟它没涉及双边贸易中最大块头的部分。"

特朗普在此前的记者招待会上曾说:"绝不放弃汽车关税,正因为有这一压力,日本才会对美国的要求作出让步。"有日本学者担心,一旦美国在美欧贸易战中对汽车加税,日本输美汽车也会跟着遭殃。

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总裁丰田章男接受《财富》杂志采访时失望地表示:"我们希望日本政府了解形势的严峻性,并向我们提供进一步支持。"他认为,日元升值、销售税增加和其他不确定因素可能会给日本汽车业带来巨大挑战。

细川昌彦则提醒说,《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USMCA)和《韩美自由贸易协定》都对输美汽车设置了数量限额。因此,日本在贸易谈判中表明不接受数量限制是很重要的举措。"设置数量限制就像'毒馒头',一旦被灌下,美方势必会提高要求。"

日美两国"同床异梦"

细读日美贸易协定全文,由于加入这句"关于汽车及零部件关税是否撤销有待进一步谈判",让外界聚焦其是否违反世界贸易组织(WTO)原则。

根据WTO规则,为促进市场开放和贸易自由化,各国在签订贸易协定时撤销关税的商品比例应超过90%。虽然安倍称,协议签署后,日本和美国将分别取消84%和92%的进口商品关税,但倘若剔除掉美国对日本的汽车关税,美国市场对日本的开放程度将不足70%,远远达不到WTO规定的90%,这便违背了WTO原则。

细川昌彦认为,这恰恰说明日美两国"同床异梦"。日本在美国退出TPP后一直发挥主导作用,与欧盟签订的《日欧经济伙伴关系协定》(EPA)也于今年2月生效。如今,日本一边呼吁重视WTO规则,一边却与美国签订"双重标准"的协定。"日本没有庞大的国内市场,如果不重视国际规则就无法生存下去,我们不能破坏这条生命线。"细川昌彦强调说。

此外,日美贸易协定亦影响到CPTPP其他成员国的利益。对不少成员国来说,日美贸易协定是一份"让人不愉快"的协定。除了牛肉、猪肉、红酒等关税降至与CPTPP同一标准,美国的黄油、脱脂奶粉、炼乳以及一些谷物都将与其他成员国共同竞争日本的进口配额。

有日本议员指出,美国退出TPP后,日本农户曾急切希望日本能与CPTPP其他成员国进行重新协商,日本政府却要等日美贸易协定生效之后,重新考量进口情况再与各国协商。"这不但让本国农户感到不安,也让未来与CPTPP成员国的谈判没了保证。"

日美在缔结贸易协定的同时,另一份关于数字贸易领域的协定同样备受关注。有美国官员称,此次签订的贸易协定,最大新意在于"数字贸易"方面。根据美方公布的信息,该协定涉及多方面措施,如禁止部分条件下的数据本地化、保护计算机源代码和算法不被强制公开、促进政府公共数据可开放获取等。

值得关注的是,美方在数字贸易协定中写入"保护IT巨头"的条款,并强调"在社交网站等服务方面,决定与信息流通相关的损失责任时,不得采用把服务提供者视作信息发布主体进行处理的措施"。《纽约时报》认为,这是保护诸如脸书、推特、YouTube等社交平台企业免遭诉讼的条款。该条款沿袭了美国1996年出台的《通信规范法》。当时一些平台企业基于该法,即使用户上传了有问题的内容也免遭诉讼,并由此实现了快速发展。

"该协定的签署,为日企未来在美国市场开展相关业务提供了帮助。"小池政就说。但他也承认,数字贸易协定需要基于两国建立平等的市场环境,但从现状来看,日美在该领域的差距较大,日本处于不利地位。

今年6月举行的大阪G20峰会,正是在日本的推动下,各国签署了"大阪数字经济宣言",以显示各国在促进数字经济,尤其是数据流动和电子商务国际规则制定方面的努力。但在日美数字贸易协定上,日本却难有发言权。陈言表示,谈到数字贸易规则,至少在缔约国国内要制定过相关法律,或者有相关产业作为后盾支撑,但日本还未能达到上述资质,"想通过数字贸易协定来制约美国更是不现实"。

"日美贸易谈判期间,特朗普正面临弹劾风波,美国的汽车行业也饱受煎熬,安倍政权却很稳定。"陈言说,安倍原本有一手好牌,本不应急于在日美贸易谈判上快速达成协定,但他还是对特朗普退让了。"日本一味对美妥协,也或将让中国今后对美进行贸易谈判变得艰难。"

*本文由树木计划作者【凤凰WEEKLY】创作,独家发布在今日头条,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942578.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