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前,开妈饭团还不叫开妈,叫胖妞,虽没见过面,但光听名字就知道,开妈定是一个温柔又可爱的人。
至于后来为什么改了名字,因为注册的晚,被别人抢了先,所以就直接用了儿子【小开】的名字。
如今,小开早已不是当初的小男孩,娶了媳妇,也有了自己的小家,开妈就将手艺传授给了儿子。
这个饭团,来厦门也有2个年头了。
01
吃过的人都成了回头客
有了好吃的米,饭团就有了灵魂。
以松木为器,蒸出来的米,粒粒晶莹;木香基调衬托着米香,香气渐合,弥散在空气中,勾着肚子里的馋虫。
招牌太极饭团,紫米和白米掺半,一次性就能吃到两种口味,感觉自己赚到了。
饭团要用足力,压得实在,用刀切不散,口感才会更加有韧性。
配料也同样出众,酸菜、油条、炒蛋、卤肉、鱼松...全都一股脑包进热乎乎的饭团里,口感丰富,滋味十足。
老板实在,饭团做的超大一只,捧在手上沉甸甸的一个。对于小鸟胃的仙女来说,一人一半才是正解。
原味蛋饼的饼皮,是直接从台湾搬运过来,摊的纤薄透光,不失韧性。
鸡蛋摊好后切成长条裹在里面,香味浓郁,蘸着表面微甜的酱汁,小荐人一口气就能吃掉一整盘。
豆浆算是饭团的老搭档了。
招牌紫米豆浆,豆浆高蛋白,紫米抗氧化,一杯下肚,营养值max,爱美的小仙女一定要打卡。
在微微凉的天气,喝上一杯热乎乎的豆浆,简直不要太暖心啦!
02
食材都是从台湾漂洋过海而来
店里的小食种类超多,几乎都是从台湾复刻过来的,每隔一段时间,老板就会回台湾亲自采购食材。
偶尔开妈得空,也会来厦门这边帮忙照看小店,顺便带些食材过来。
怪不得有粉丝会说,来吃的次数多了,时不时的还会吃到“闭门羹”。
03
火到外卖小哥都要排队等
很多去过金门的小伙伴也说,如果你在某条街巷看到长长的队伍簇拥在小摊前面,那多半就是开妈饭团了。
毕竟吃了20多年,习惯了这个味道不说,就连排队的感觉也早就习惯了。
来了厦门,依旧很火。
小店装修的很精致,花砖墙、木桌椅,记录着开妈饭团成长史的老照片,温馨的环境下,即使一个饭团,也能吃出满满的幸福感。
店面距离明发不远,步行大概10几分钟就能到,隔了几条街巷,也顺便隔开了明发的熙熙攘攘,但却丝毫不影响店里的生意。
店里的人进进出出,外卖的铃声也是此起彼伏,老板娘动作麻利,没两分钟就做好了一个,但还是让外卖小哥排起了队。
时常还会遇到一些在附近住小朋友,一路过就吵着说要吃,妈妈就让老板娘做好后切下三分之一,这才解了孩子的馋。
不光孩子爱吃,年轻人爱吃,就连爷爷奶奶也时常惦记着吃上一口。材料就放在目之所及的地方,老人们看着干净,吃起来自然也放心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933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