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的朋友们大家好!国考备考辛苦了。在接下来一个月的时间里,大家还得再接再厉不得松懈,用更科学的方法做好调整,从而提高效率一举上岸。今天,中公教育将针对大家的后期行测复习提供一些建议,无论是复习很长时间的老朋友,还是刚开始复习的新朋友,都可以攫取适合自己的方面为己所用,本文中给大家分三个阶段进行规划。
第一阶段,前三周实战突击。
这个阶段大约有21天左右,有这样几项工作需要落实。
一是梳理知识点,构建思维框架。建议构建思维导图,一方面是对学过知识的重构巩固和组建过程,有助于记忆;另一方面是对自己知识程度的检测。这个整理的过程需要参考参考书籍目录或者学习笔记做引导,为知识结构清晰有条理助力。
二是将所学知识点分级,分为ABC类,分类是为了进一步缩小接下来的复习范围。A代表简单,表示目前已经达到此类型中等及以下的题目可以解决无压力;B代表知识点相比前者上升了一个台阶,但是基本能理解,做题正答不稳定;C代表比较难的知识点或者零散的知识点,一直以来都不怎么能理解,做题难度大。这个分级过程需要之前的知识点笔记或者做过的习题集做参考,确保信息真实。A、B类占比超过七成,大家会有一些差异。值得注意的是上面的知识点分类包含但不限于单独的知识点,例如有些知识涉及甚广,也有些难点可能是阅读问题,都是可以灵活归类的。前两项工作在一天时间内搞定不能拖延,尽力细化调理但不要吹毛求疵。
三是将接下来20天的复习重点落实在B类知识点,进行相应的刻意训练,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一个一个逐一攻克。若有结构性知识缺陷,应在这个阶段解决。同时注意不同科目的时间分配,尤其是在得分相对性价比高的科目上适当倾斜时间。
第二阶段,第四周实战模拟。
经过上一阶段的训练,将有七成知识基本掌握,接下来需要自己安排七天时间模考三次,采取考一天总结一天的模式。这个模考环节需要解决一些问题,比如整体答题的时间把控,各个专项用时的把控,以及遇到特殊情况时间的调整;熟悉考试的环境,考试的氛围,感受调整考试心态;检验前期学过的效果,从更实战的角度检测质量。每一次考试结束之后,对题目进行分析并且找出影响考试得分的原因,从而进行一些考试结构性的调整,在这个过程当中,注意加深对于考试整体把握的理解。最后一天需要做做考试整体稳定性分析,评估一下自己的整体水平,做好对于短板的考试调整计划。
第三阶段,考前调整。
考前三天需要及时调整好状态,以最好的状态去进行考试。准备好考试相关物品,预定好酒店,查看好考点,也不要忘了复习知识点和习题集错题本。做一些积极的心理建设,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
后期复习每一个人对如何复习都有自己的见解,可以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做好复习的计划和安排,并有效落实下去。但最核心的宗旨就是提高成绩,因此要更务实一些,加强基本的能力训练,确保实现最初的目标。
申论部分
俗话说“得申论者得公考”,那么考前这一个月,申论如何备考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满满的申论备考干货。
第一阶段:走近申论 了解申论(时间2天)
(1)浏览国考近3年考试的6套试题,了解国考申论的能力要求、试卷构成和出题类型,初步了解申论考试命题概况和命题特点。
(2)抽出一个下午14:00-17:00,严格按照考试时间和考试要求完整详细地做2019年副省卷试题。然后将参考答案与自己写的答案进行对照,找到自己的差距和薄弱点,做到对自己做题情况的初步了解,为后期申论学习指明方向。
第二阶段:学习理论 打好基础(时间10天)
学习申论相关教材或者申论相关基础课程,掌握申论作答的基本方法,打好申论各个专项的理论基础。
(1)归纳概括2天,提出对策1天,综合分析1天,贯彻执行题目2天,作文4天。具体安排:每天抽出1-2小时学习各个题型理论部分,约2-3个小时时间左右做该部分的练习题目。练习题选取,建议大家可以选择国考试题或者练习册中的题目。
(2)零散时间的有效利用:
A:练字:利用字帖,每天1页练字量,要求练习正楷字,写字不连笔,清晰无涂改。
B:积累:了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升天等各领域的申论热点、理论政策、名言警句。
第三阶段:刷题巩固 强化练习(时间10天)
复习第二阶段的内容,并针对归纳概括,提出对策,综合分析、贯彻执行,作文等每个专项自己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巩固强化训练,采用题海战术,可以多做练习题,并对所做练习题目详细梳理,发现问题,找出自身不足,通过做题不断改善调整。
零散时间的有效利用:
A、练字:利用字帖,每天1页练字量,要求练习正楷字,写字不连笔,清晰无涂改。
B、积累:利用理论政策相关书籍和主流媒体,政府工作报告等资料,针对政治领域的申论热点、理论政策、名言警句等进行整理汇总,并进行适当背诵。
第四阶段:试题作答 冲刺提升(时间5天)
严格按照考试时间和考试要求,下午14:00-17:00,分别完整详细并且高质量地作答2018-2019年国考试题,并且对照试题答案,进行对照学习,也可以完整详细地作答高质量冲刺预测卷;
(2)关注中公教育的预测资料;
(3)范文学习和背诵: 搜集2018-2019年国考试题范文学习,热点范文好词好句优秀分论点,建议选择性进行背诵记忆。
第五阶段:考前回顾 沉着应考(时间3天)
(1)回顾理论。每天抽出1小时,对于申论的小题及作文部分核心理论进行总结,梳理作答思路;
(2)素材回顾。把之前积累的热点话题、经典典故,范文,名言等内容,进行整理、回忆;
(3)调整心态。内心充满自信,放松心情,作息规律,为考试做准备。
各位考生,国考距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利用好最后这一个月时间,扎扎实实备考,相信一定会事半功倍,成功上岸。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930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