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运动,许多家长首先担心孩子受伤,又怕耽误时间,影响孩子学习,其实从小就让孩子接触运动,培养孩子爱运动的好习惯,只会使你的孩子更优秀!
一、了解孩子敏感期
0—6岁的孩子正处于一个运动敏感期,同时运动敏感期又分为两个阶段。
孩子从出身到两岁半时,是大肌肉和精细肌肉发展的敏感期。这时候孩子基本可以维持身体的平衡和动作的准确性了,随着小脑的发育,孩子可以通过重复的活动发展精细运动技能,可以增强手部的肌肉,锻炼孩子的协调性。
在孩子两岁半到四岁半时,这个年纪的孩子已进入精细协调运动敏感期。为了促进精细运动技能的发展,让孩子定期到公园或户外环境进行活动非常重要,有足够的空间可以释放孩子的精力,同时控制和协调能力也能得到锻炼。
二、抓住运动敏感期孩子更优秀
哥斯达黎加儿童教育学和心理学家加夫列拉·马德里斯在《国民报》上撰文提出“运动、玩耍是儿童学会观察、认识、理解、说话和活动的最佳工具,能促进儿童的大脑智力开发”,同时指出通过科学实践证明在2—5岁儿童中,爱运动的孩子的大脑比不爱运动孩子的大脑至少大30%。
在孩子进行运动的同时,要完成几十种与大脑和思维相结合的动作。爱运动的孩子也更容易成功,因为在运动的过程锻炼了孩子的毅力还有积极向上的心态。通过运动可以提高孩子的反应能力,识别能力,表达能力,想象创造力,因此从小运动的孩子,思维更活跃,反应更灵敏,学习能力更强,更加聪明。
三、选择合适的运动
0—6岁的孩子适合怎样的运动呢?
孩子的运动发展是由上到下发展的,所以要合理的给孩子进行运动规划发展。
1—2岁,孩子走路平衡力还不是很稳定,可以抱着孩子多进行跳跃,加强孩子腿部力量,为站立和独自行走做准备。
2—3岁,孩子很好动,但是转弯敏捷度不太行,可以选择给孩子玩蹦蹦床,户外骑滑板车可以锻炼孩子的灵敏度和协调能力。
3—5岁,孩子的协调能力明显提高,能进行平稳跑,走直线、爬上爬下,思维越来越灵活,可以带领孩子多进行跑步、爬高、平衡木活跃思维,锻炼耐力的活动。
5—6岁的孩子已经比较独立了,可以自己进行娴熟的跑,所以这个时期要带领走向孩子多与大自然进行接触,能增加孩子的物体识别能力,因此像户外跑步、玩滑板车、骑平衡车,骑自行车这一类的户外活动特别适合孩子。
四、如何让孩子爱上体育运动
如果想让孩子从小就能说英语,那么最快最有效的方式是在家里的父母都说英语,耳濡目染是最快也最简单的一种学习方式,那么同样的道理,一对喜欢具有运动习惯的父母,那么他们也会感染到孩子爱上运动。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一定要做好个榜样的作用,运动众所周知贵在坚持,父母一定要经常的带孩子参加一些体育锻炼,多陪伴孩子去享受户外活动的乐趣,在培养孩子运动习惯时,父母要学着去鼓励或奖励孩子。久而久之孩子会越来越喜欢运动带来的肯定和自信,从而爱上运动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926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