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探索 > 科学家观测到太阳大气中开尔文一亥姆霍兹不稳定性现象

科学家观测到太阳大气中开尔文一亥姆霍兹不稳定性现象

国际杂志《天体物理学快报》近日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一米新真空太阳望远镜的最新观测成果。该研究由云南天文台副研究员申远灯(共同第一作者)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教授袁丁共同主导完成,他们研究发现,冷热等离子体流之间发生的开尔文—亥姆霍兹不稳定性现象对太阳大气等离子体具有加热效应。

开尔文—亥姆霍兹不稳定性现象是发生于具有不同速度流体界面之间的不稳定性现象,它可以使得具有不同物理属性的等离子体成分发生混合,并将大尺度等离子体运动结构的动能转化到小尺度结构中。

研究人员使用云南天文台一米新真空太阳望远镜的高分辨观测数据,成功探测到发生于2017年9月9日的一次爆发活动中的开尔文—亥姆霍兹不稳定性现象(如图所示)。研究发现该开尔文—亥姆霍兹不稳定性现象发生于冷等离子体流与热等离子体流界面上,而且还探测到在该现象过程中局地等离子体被迅速加热到日冕等离子体温度。

由于小尺度爆发活动普遍发生于太阳大气中,研究人员根据该观测事实进一步推测,开尔文—亥姆霍兹不稳定性现象应该普遍发生于不同尺度的太阳等离子体活动中。这对太阳物理中的日冕加热难题的理解具有重要作用。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上面一排为云南天文台一米新真空太阳望远镜H-alpha观测图像,中间一排为太阳动力学天文台193埃观测图像,下面一排为温度在1250000开的微分辐射量图像,颜色越红的地方温度越高。

来源: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

温馨提示:近期,微信公众号信息流改版。每个用户可以设置 常读订阅号,这些订阅号将以大卡片的形式展示。因此,如果不想错过“中科院之声”的文章,你一定要进行以下操作: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925717.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