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吐蕃史/周三更新/哒哒的马蹄(撰文)|
书接上文:吐蕃史番外篇:赤玛伦——吐蕃王朝的“武则天”(上)
唐高宗仪凤元年(公元670年),吐蕃王朝第34任赞普芒松芒赞赞普因病去世,临死前下令由皇后赤玛伦和噶尔大臣之子尼雅赞德甫(即敦煌古藏文文书中的噶尔·赞尼雅敦布)和韦·达扎恭略(即《旧唐书》中的悉诺逻恭禄)来共同辅佐年幼的儿子都松芒波杰(即赤都松赞)。无独有偶,十三年后的唐高宗弘道元年(公元683年)执政三十四年的高宗皇帝病逝于东都洛阳贞观殿,临死前颁布遗诏规定,“皇太子(李显)可於枢前即皇帝位,其服纪轻重,宜依汉制。以日易月,於事为宜。园陵制度,务从节俭。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兼取(武后)天后进止。”同时,在其病重之际曾裴炎、刘齐贤、郭正一等于东宫同平章事。在唐高宗去世后,裴炎三人等于就是高宗为即位的中宗皇帝留下的辅政大臣。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我们上一章的最后曾说过赤玛伦和武则天两人正式在政治舞台上大放风采,都要到了她们成为太后的时候了。而通过第一段的描述,我们也可以发现两人的开局十分相似的,都是先帝赋予了她们听政的权力和合法性,朝廷上都有先帝留下来的辅政。不过在此要指出一点的是,史书中只能找到关于武则天听政权力合法来源的记载,就是是上面我们所提及的唐高宗的《大帝遗诏》中的“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兼取(武后)天后进止”,这一句话。但是对于赤玛伦听政权力合法来源的记载在史料中并没有见到,但是没有见到并不代表没有历史上没有存在过,我们也可以根据史书中的其他记载来进行合理的推测。
为什么会说芒松芒赞赞普去世前下令赤玛伦也拥有辅政权力,是因为如果没有芒松芒赞赞普的遗令的话,赤玛伦就失去了听政的合法性,就算她强行听政,那么这个合法性问题也始终是悬在她头上的“达克摩斯之剑”,朝中大臣完全可以凭借这点来发动政变,逼其退位。之所以会这么说,因为在当时吐蕃王朝内部存在着严重的男尊女卑的思想,《新唐书》记载当时的吐蕃王朝是“妇人无及政”的,藏族史籍《贤者喜宴》、《西藏王统记》、《西藏王臣记》也都记载松赞干布在创制法律时曾针对妇女专门设置了二条法律,即“有所筹谋,应有主见,勿听妇人之言”和“女不参政”。由此可见,在当时的吐蕃王朝不仅限制妇女参政,而且还规定男子在做事的时候要避免女子的干涉。因此,在这种氛围之下,赤玛伦必须要有一个合法的听政权力才能保证自己的听政地位,而这个合法的听政权力只能由芒松芒赞赞普赋予她。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要问了,我们之前不是已经说过芒松芒赞赞普并没有多大权力,那他的命令会起到这么大的作用吗?其实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他的命令有没有多大的权力,而在于这个命令本身的含义。我们可以想一想,在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每次皇朝更替所采取的方式都是禅让,而禅让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已经成为傀儡的皇帝为即将登基的权臣颁布禅让诏书,而在当时的情况下,从权力大小来讲,这个诏书起不了太大的作用,但是从正当性来说,这个诏书又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只有这个诏书才能证明权臣上位是合理合法的,是天命所归的。赤玛伦的问题就和这个相似,在之前我们也提到过,赤玛伦的家族势力是很强大的,虽然比不过噶尔家族的势力,但在吐蕃国内也是首屈一指的。只要赤玛伦获得了听政的合法性,那么她便可凭借其家族势力把自己推到那个位置上去。
赤玛伦在听政之初和武则天一样都曾受到辅政大臣的牵制,赤玛伦面对的是整个噶尔家族,武则天面对的则是裴炎等人。但是两人都审时度势,在最初选择韬光养晦,在关键时刻则果断出手,一击毙命。正如武则天除掉裴炎一样,赤玛伦则在自己的儿子赤都松赞赞普长大亲政之后,母子合手一举使得风光无限的噶尔家族成为了吐蕃王朝的历史,甚至使噶尔家族的残余后人们不得不投奔自己昔日的敌人——唐朝。
与清除政敌之后在权力之路上更进一步的武则天不同,赤玛伦始终都是站在一个母亲和一个听政者的地位上辅佐自己的儿子赤都松赞好好管理这个国家。在噶尔家族覆灭之后,赤玛伦将所有的权力都交给了自己的儿子,自己退居幕后。但从鼠年(公元700)开始,到龙年(公元704年)为止,赤都松赞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对外作战上,曾先后领兵进攻唐朝的河州、松州等地及六诏地区的西洱诸蛮部(今云南洱海西部地区)。为了防止第二个噶尔家族的出现,赤都松赞在外出作战时国内的临时最高统治者不是大相,而是他的母后——赤玛伦。就这样,赤玛伦在自己儿子的请求下再次出面协助其主持内政,从而使其在对外征战中没有后顾之忧。《大事纪年》在记载这段时期的吐蕃历史时,也始终将赤玛伦和赤都松赞并列记载,如“牛年(701 年)夏,赞普......引兵至松州、洮州。母后墀玛类驻于‘堆’之‘蒙地’……。虎年(702 年)母后驻于温江岛宫,于温江岛集会议盟,颁发录于木渎之诏书……。”这就代表着,在这段时期,赤玛伦便是吐蕃的执政者和决策者。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武则天长安四年(公元704年)冬天的一天,正在处理政务的赤玛伦突然接到了前线的一封紧急书信,看完书信内容的赤玛伦不由眼前一黑,紧紧扶着桌子的一角才使自己没有跌倒。书信上的内容很简单,征讨六诏的赤都松赞赞普突然于军中去世。已经五十多岁的赤玛伦在经历青年丧夫之后,又经历老年丧子,如果是平常人的话,面对这些打击估计早被打垮了。但是,赤玛伦知道自己现在还不能倒下,自己的孙子野祖茹才刚刚七岁,仅凭他一个人是无法主政的,自己的儿媳琛氏对政治又一窍不通,自己一旦倒下,整个吐蕃王朝就完了。面都这一困境,已经五十多岁的赤玛伦不得不再次出面摄政。然而,此次摄政,赤玛伦所面临的局势要比第一次听政时恶劣的多了,赞普去世的消息已经传得全国皆知,王室内各种势力群起争权,大臣们各怀鬼胎,吐蕃政治形势再度陷入动荡不安之中。据《旧唐书·郭元振传》记载当时吐蕃国内“故赞普躬往南征,身殒寇庭,国中大乱,嫡庶竞立,将相争权,自相屠灭。兼以人畜疲疠,财力困穷”。面对这些乱象,赤玛伦只能强忍悲伤,将自己儿子遗体放在美尔盖,暂时不为其发丧,将自己的主要精力全部放在治理内乱及扶持王孙上。
在治理内乱和整顿内中,赤玛伦彻底展示了自己灵活强硬的政治手腕,不仅顺利的平息国中内乱,还促成了大唐和吐蕃之间的息战交好,不过这些内容我们留待下一章再讲。
参考文献:《旧唐书》、《贤者喜宴》、《西藏王臣记》、《西藏王统记》、《大事纪年》
吐蕃史
吐蕃史 | 我们的王从天上来的,还是连续七个
被砍死的赞普,吐蕃版“太康失国”,是神话还是阴谋?
君臣合作下的王子复仇记,吐蕃版的《哈姆雷特》
吐蕃史 | 返老还童、活埋,五赞王时代有多少传奇故事?
吐蕃史 |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赞普泪满襟
吐蕃史 | 捡漏吞并女儿国,松赞干布爸爸南征北战的日子
吐蕃史 |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松赞干布13岁就成了没爹的娃
吐蕃史 | 生于何时又死于何时的松赞干布
吐蕃史 | 番外篇:藏人史籍记载的的“文成公主入藏...
吐蕃史 | 番外篇:藏人史籍记载的的“文成公主入藏”故事(下)
吐蕃史 | 连灭两大家族,建立中央集权
吐蕃史番外篇:和文成公主并列的异国公主,和她们的宫斗故事
吐蕃史:松赞干布的“安内”:创文字、建立盟誓、迁都
吐蕃史:松赞干布的第二次整顿内政
吐蕃史:与大唐的一次联合军事行动
吐蕃史:松赞干布的“晚年”时光
吐蕃史:唐蕃“吐谷浑争夺战”
吐蕃史:唐蕃“西域之争”(上)
吐蕃史:唐蕃西域之争(中)之“三箭定天山”的薛仁贵的失败
吐蕃史:唐蕃西域之争(下)之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吐蕃史:从芒松芒赞到赤都松赞
吐蕃史:敲响噶尔家族灭亡丧钟的一场内乱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
喜欢本文/作者,文末赞赏一下表达支持吧!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知道点儿新故事了吗?知道你就点个赞告诉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922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