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妈妈,为什么她可以插队?”两位妈妈的回答,造就孩子不同格局

“妈妈,为什么她可以插队?”两位妈妈的回答,造就孩子不同格局

文|小鱼奶爸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对于孩子的素质教育问题,如今大部分家长都是比较看重的。尤其是外出游玩或逛街时,都会特别注意孩子在公众场合的表现。

但问题在于,并非所有家长都懂得教育孩子遵守公共规则。如果带孩子外出时碰到其他人破坏规则,比如插队,又应该如何解释呢?

对此,网友们也存在不同看法。

有人认为,对于这种败坏公共道德的行为,必须严加制止。也有人认为,如果自己不是那么着急的话,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了,毕竟带着孩子,万一爆发冲突也不好。

实际上,这都是次要的,这件事最重要的部分在于,如何跟孩子解释要遵守排队规则,却容忍有一些人插队的行为呢?这是一个道德教育层面上的问题,必须重视起来。


​“妈妈,为什么她可以插队?”

前两天去水吧买奶茶时,碰到了这样一幕。

由于正好是下班高峰,店里的人特别多,还有一些家长带着孩子前来购买。

原本一开始还好好的,此时突然进来一位带着孩子的中年妇女,插在了一个小伙子前面,于是两人就争吵了起来。

小伙子指责中年妇女带坏孩子,没素质。

中年妇女却辩驳道:“我孙女才8岁,太渴了,何况买个水也花不了几分钟,怎么就不能谦让一下呢?和一个孩子较真,也不知道是谁没素质!”

小伙子表示:“不是时不时间的问题,不能插队就是不能插队,哪怕孩子也不可以,公共道德谁都需要遵守。

最后这件事平息了下来。此时我听到了队伍中两组家庭的对话,实在引人深思。

“妈妈,为什么她可以插队?”一位看上去年仅四五岁的小姑娘,向后转身抬起头问妈妈。

“可能刚刚那个小姐姐实在太渴了吧,我们不着急,还有很多时间呢。”这位妈妈给出了一个很温柔的回答,满脸都写着和善。

而另一位妈妈却做出了完全不同的反应,趁这个时机教育起旁边的儿子:“刚才那个小姑娘都七八岁了还插队,真没素质,你以后可千万不能这样,会被别人骂的,知不知道?”


​分析——两位妈妈的回答,造就孩子不同格局

初初听来,明显前一位妈妈表现得更加和善文明。但如果深层次剖析,其实她给孩子表达了一种错误的价值观。

我相信这位妈妈的本意,是希望孩子能多体谅他人,不轻易与人发生冲突与矛盾。

但其回答背后,却隐藏了一个更深的含义:如果你有需要,就可以无视公共规则,破坏他人的权益,随意插队。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通常会表现为双重人格。

日常生活中完全就是善良、文质彬彬的形象,但一旦触及到自身利益,立刻就会变得自私起来,并认为理所应当。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种双标。

当然,另一位妈妈尽管出现了明显的人身攻击倾向,但并没有使用脏话字眼,而是给出了客观中肯的评价,并明确告诉孩子:你以后一定不能插队,哪怕任何理由都不可以,否则就会被别人在背后戳脊梁骨。

她对孩子起到的,是一种教育和警示作用。


​写在最后

对于这样的情况,不知大家与我的看法是否相同?

私以为,第一种妈妈教育孩子的方式,除了有双标之嫌外,还可能让孩子养成打掉牙往肚里吞的吃亏性格。

表面上是给孩子灌输做人要善良的观念,却很容易让他长大后被人欺负,不懂得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

吃亏是福、要懂得让利这句话并没错,但也要是互惠互利。如果遇见那种一味只知索取不知付出的人,从小被这样教育的孩子就可能成为“冤大头”。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所说的话一定要经过深思熟虑,不要好心办了坏事。

一定要教会孩子何为原则,告诉他什么可以忍,什么不能忍,才能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格局与价值观。

二胎奶爸一枚,擅长儿童心理和教育领域,跟大家分享我的育儿心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918011.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