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教育是一个家庭必不可少的任务同时也是个难题,很多父母教育孩子的时候会没有耐心,便用吼方式对待孩子,但是这样真的有用吗?很多不懂如何教育的父母便会用错方法,看一下以下几点你中招了吗?
(一)对孩子要求太过强硬,要求孩子做她不喜欢的事。 案列: 星星是个五岁的孩子,妈妈在联欢晚会上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在台上表演节目感觉很好,因此给孩子报名参加了文艺表演活动,并要求女儿进行训练,可是在表演但在表演那天星星因为害怕上台便放弃了去表演,于是妈妈在看表演的时候没看到星星,找到星星后没问任何原因便大声呵斥孩子,责怪孩子为什么没有上台表演。古人云“孔子教人。各因其利”每个孩子的发展特点都不同,作为父母的我们更不应该强烈要求孩子必须像别人家的孩子一样出类拔萃,案列中的父母就没有了解孩子的天性和自己孩子的个性,没有因材施教。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会愿意花更多的精力在孩子身上,并且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希望孩子多才多艺。如果是孩子喜欢的东西那还好,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培养孩子一定的兴趣爱好,将来走向工作,有业余爱好减轻心理压力负担,可以减少抑郁的发生。但是如果父母从相反方向,选择孩子不喜欢的,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1)渐渐的会产生厌学情绪,影响今后的学习习惯养成。(2)逼迫孩子去学她不喜欢的还会导致亲子关系紧张。
(二)无视孩子的错误,把他当成真的小孩子。小孩会经常性犯一些小错误,比如撒谎:总觉得是孩子不懂事,所以面对孩子撒谎就无视,但是孩子一旦从中吃到甜头,这种习惯慢慢的就会根深蒂固。打人:有两种情况,如果孩子是经常性被告状爱打架的孩子,父母再听到孩子又打架的第一时间不会问孩子为什么打架,而是责骂孩子为什么打架。另外一种便是本身就爱先动手的孩子,而有的父母这个时候不会正面教育孩子,纠正孩子的行为,反而教孩子,如果被打了一定要还回来。面对孩子打问题,每个家长教育方式不同,但是在教育孩子之前一定要问清楚原因,找准谁对谁错的根源,如果自身没有错,并且沟通无效才能采取相应的自我保护措施,面对孩子这些错误,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否则便影响孩子一生。俗话说“从小偷针,长大偷金”就算是对孩子来说是很小的错误,但是如不及时更正,今后说不一定便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三)杜绝孩子去实践自主学习,自主应对能力缺失。现在很多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所以父母不会让孩子做家务,也不会让孩子参与过多的活动,如果孩子想游泳,她们会告诉孩子这个有多危险,却不会教孩子如何游泳,如何应对各种突然发生的危险事故。今天听到一个小区老大爷在讨论他的孙子,已到了成年的年纪,但是说他从来没做过一顿饭,也做不好饭,这个时代不会做饭的孩子应该很多,但是我觉得教给孩子一项自理生活的能力是有必要的,在没有父母这把庇护伞的保护下,不管将来遇到多大的挫折都能够独自应对,并且好好生活。
(四)无视规则的培养,不立规矩。“立规矩不是管住孩子”立规矩是让孩子有一种规则意识,这种意识就像平时过马路红绿灯一样,是潜意识里应该遵守的,有的家长反映就算给孩子立了规矩,她到别人家会乱动别人东西,父母很疑惑为什么立下规矩她会不遵守。可能是因为父母榜样作用没做好,爸爸说不能乱扔烟头,但是下一秒却又在孩子面前抽烟,还随地乱扔烟头,在孩子的认知里就会觉得,父母都没有遵守这个规则,也没有怎么样。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以身作则,做好榜样作用,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
“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父母以身以教,孩子以行以学”。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915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