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别再逼着你的孩子道歉了

别再逼着你的孩子道歉了

孩子犯了错不道歉怎么办?

孩子犯错总是难免的,但是犯了错就该有面对错误,并且承认错误的勇气。很多孩子犯了错却不愿意道歉,面对这样的现象,家长有很多的烦恼,那么到底该怎么做呢?

其实家长们不用过于烦忧,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来看,孩子不认错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1 害怕惩罚,不敢认错

每个孩子都会犯错,这是成长的必修课。孩子犯错之后,家长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要鼓励孩子道歉和自我反省,并且最重要的,要接纳孩子的道歉。

许多孩子犯错后处于自责害怕的窘境中,而父母不断地逼他道歉,此时这种被孤立感会瞬间炸裂孩子最后的心理防线。这样一个无所适从的孩子,会自然地武装自己,用狂躁来宣泄。

2 自尊心受伤害

这种情况的症结在于:父母在潜意识遵循了“人前教子,人后相夫”的传统观念,所以,不忌讳在公开场合对孩子进行教育。

一方面,大人感觉当着对方的面教训孩子一顿并赔礼道歉,双方不容易再起冲突;另一方面,“打骂给外人看”,感觉这样会让对方会觉得这家的家长是懂理的,能对孩子严格要求。

可是别忘了孩子虽小,自尊心说不定比成人还强,怎么会愿意道歉。

3孩子认为自己没有错

这种情况,其实是因为家长没有给孩子一个为自己辨明的机会。虽然家长和他说了很多,但孩子在心里就没有认为自己做错,说再多也于事无补。

那家长该怎么做呢?

罗兰说:教育的方法是鼓励,而不是逼迫和苛求。教育是随我们的个性发展,而决不是强迫把我们铸成固定的模式。

如果父母在用敌意的方式对待儿童时,儿童也会产生一种基本敌意,但自身又渺小无助,必须依赖父母,这种压抑的敌意使他们感到没有安全感。

道歉

No.1

家长要让孩子感受到道歉之后,家长真的会原谅他,受益几次,孩子就会慢慢明白及时道歉的重要性。

当事态往糟糕一面发展时,要学会积极地暂停,让彼此冷静地去解决问题。而不是让孩子为自己的错误立马去“付出代价”。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反思能够淡化由矛盾引起的紧张气氛,削弱双方心理上的抗衡,使教育起到预期的效果。

最怕的就是孩子道歉之后,家长依然不依不饶,甚至家法处置,反复几次,就会发现孩子的道歉越来越少,因为孩子会在潜意识里觉得,道歉也没有用,还不如一句话都不说。

NO.2

当孩子在公众场合犯错后,家长最好能给予他们情感支持,当然绝不是护短,而是家长和孩子一起该道歉的道歉,该赔偿的赔偿,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和自己一起在承担错误。在冲突处理完之后,把孩子带回来,彼此平静一下再教育。

父母要和孩子站在一起去打败问题,不是与问题站在一起打败孩子。

很多时候,孩子犯错,家长恼怒,甚至站在对立面,大致关乎一个“面子”问题。学着放下面子,先冷静,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NO.3

父母们要知道,还有很多孩子,倔强着不愿说出“对不起”这三个字,却会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我知错了”:比如主动去和对方握手或求一个拥抱;分享自己最心爱的玩具和食物;稚嫩的文字写下他不愿说的三个字,发微信给你……这都没关系,只要孩子愿意认错,道歉的形式并不重要。

爱孩子

永远不要忘记

我们最终想要的是孩子的“知错能改”

而非一句逼迫下的“对不起”

本文转载至公众平台-景红有话说,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911907.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