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每一个不独立的孩子背后都站着非常溺爱孩子的父母。为什么这么说呢?正是因为父母把更多的爱给了这个孩子,所以才会让这些孩子有一些恃宠而骄。
他们就会觉得,自己即使不努力、不奋斗也可以得到想要的一切,那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躺在这个安乐窝里舒舒服服的过一生呢?因此在这种错误思想的影响下,孩子就会丧失了许多应有的能力,相应的,独立自主这四个字就会离他越来越遥远。
孩子缺少独立性的后果
1
生活会受到阻碍
首先,生活无法自理从某种程度上讲就会直接影响他的生活质量。为什么有些大学生即使上了大学,也不能更好的照顾自己呢?为什么有些实习生即使出去工作了也要叫外卖,请保姆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因为他没有照顾自己的能力,哪怕自己再穷,也必须要请一个助理来帮自己,他才能勉强生活。在这种情况下,他的生活质量就会急剧下降,如果连照顾自己这件事都无法做好的话,又何谈生活、何谈人生呢?
2
会影响到孩子的婚姻生活
在前面我们讲到了生活质量,其实这一点是单就孩子个人而言的。那么这一条我们就来讲一下有关于他的婚姻生活,毕竟孩子终究要结婚,结婚以后如果他不能够更好的照顾自己,也不能够更好的照顾另一半的话,就别谈什么孩子了!在这种情况下,婚姻质量就会有所下降,与此同时,可能双方也会因为这件事而发生争执、产生矛盾。我想,任何一个家长都不会期望自己的孩子婚姻不幸的。
3
孩子的性格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除了影响孩子的生活质量以外,对孩子的性格也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孩子连自己都无法照顾好,如果他连基本的独立都未能掌握的话,那么他的事业生活势必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到那个时候,周围人的排挤、周围人的冷眼就会让他越发的怀疑自己。不自信就成了他的标签,到那个时候,抬不起头来的人就是他了,如果连头都抬不起来,又何谈拥有所谓的蓝天呢?
造成孩子难以独立的原因
1
对孩子过度保护,让孩子养成依赖的习惯。
孩子要父母陪,马上到,要什么东西,马上给他,大人对孩子照顾太周到,什么事都替孩子设想得好好的,孩子小手一指,指哪打哪,过于娇生惯养,样样都由父母安排妥当,会使孩子养成离开父母就无法生活的习惯。
2
父母帮孩子解决所有问题,导致孩子遇到困难就依赖父母。
家长舍不得孩子受委屈,凡是孩子有任何困难,父母都有求必应,例如:孩子找不到玩具,就一定帮他找到,万一找不到就会再买一个给他,让孩子觉得任何难事,父母都可以帮他办到,结果孩子什么事情都不开他们。
3
孩子缺乏安全感。
前面两种是属于爸爸妈妈溺爱太多,这一种确是对于孩子的关心不够,日常中父母忙于工作就会忽略对于孩子的生活和学习的照顾,导致孩子容易出现自卑、内向的性格,因为缺乏极度的安全感,所以孩子容易表现依赖父母的行为。
怎样避免孩子养成“依赖性”?
1
父母应当知道孩子有自己的人生
父母一定要知道,孩子也有自己的生活,我们没有必要过多的掺合孩子的生活。如果我们总是把孩子拴在自己的身边,那么孩子就会缺少历练的机会,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不公平的。他们也会因为缺少阅历,逐渐走下坡路。如果父母不想要让孩子今后处于被动的局面,还是应该给予他们自由。
2
不要过度的限制孩子
我们也没有必要过度的限制孩子,我们总觉得这是在疼爱孩子,其实殊不知这也是一种病态心理。父母总觉得限制孩子是对他们好,可是我们根本就不知道孩子到底需要什么。所以必要时刻还是应该放手的,让孩子用自己的想法去走自己想走的路,这是非常有必要的。
3
距离产生美
距离的确可以产生美,如果父母总是跟孩子腻在一起的话,久而久之肯定会让孩子嫌烦的。倒不如双方都有着各自的生活,让孩子独立,让孩子明白自己一个人也是可以生活的。我们不需要对孩子过度的叨扰,平常联系一下就好。真正的关爱,从来都不是限制对方的自由。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904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