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中国/图)
现实中,有些家委会却成为学校向家长收钱的管道,一些学校不方便直接收取的费用,都以家委会的名义来收,比如统一征订某些学习资料,各种活动经费,还有像启正中学一样的校服费。甚至还有一些学校家委会要家长集资为班级安装空调、装修教室。
学校装修风格变了,学生要重新买校服以适应新的装修风格?日前,杭州启正中学学生就遇到了这样的事。
据一名学生家长在网络上爆料,他的孩子在启正中学读初三,前些天收到通知,初二初三的老生要统一订购新校服,而且价格不低,一套近千元。让他纠结的是,孩子在初一入学时已经花费近两千块购买了两套校服,而现在孩子只有不到一年就要毕业了,家长认为没有必要再买校服。而学校在回应媒体时表示,因为去年学校重新装修,今年新入学的初一新生校服换了样式,而学校家委会发现有学生家长表示新校服质量不错,想要买,所以向初二初三学生家长发放了征订通知,采取自愿原则,是否订购新校服,由学生家长自己决定。
听起来,学校在这件事上似乎没什么错,校服征订是家委会在操作,而且采取自愿原则。但是实际上真是这样吗?
学校在家长群里发通知,号称自愿,但家长们实际上很难做到自愿,其他的学生都买了,自己孩子不买的话,老师会不会对自己的孩子另眼相看?这并不是杞人忧天,之前已经有太多的例子。再加上初中学生本身也有攀比心理,同学们都有,我为什么没有,回家跟家长说要买,家长必然是不想买也得买。
再就是家委会。现在中小学校还有幼儿园基本都成立了家委会,作为家长和学校联系沟通的桥梁和渠道,监督和协助学校和老师工作,代表家长提出合理建议的作用。应当说,成立家委会的初衷是好的。实际上,家委会的职责,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对学校进行监督、保障学生的权利和利益,比如在学校收取额外费用时。
但是现实中,有些家委会却成为学校向家长收钱的管道,一些学校不方便直接收取的费用,都以家委会的名义来收,比如统一征订某些学习资料,各种活动经费,还有像启正中学一样的校服费。甚至还有一些学校家委会要家长集资为班级安装空调、装修教室。有些收费可能是家委会的意思,但也有不少收费其实是学校和老师的意思,但是政策不允许学校和老师收费,就授意家委会成员提出来,家委会成为学校和老师的传声筒,如果有家长对收费有意见,家委会又可以成为学校的“替罪羊”,成为学校推卸责任的工具。
还有一些学校,将本应由学校组织的活动都交给家委会去承办,以减轻学校的工作。作为回报,家委会成员的子女,可能会受到更多的关注。有媒体评论曾认为,这是一种隐形的权力寻租,是一种“新型贿赂”。
必须要指出的是,杭州启正中学是一所名牌民办学校,收费不菲。这样的地位,也让学校在与家长的沟通中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家长如果有意见,可以不来,多得是人削尖脑袋想要进来。这样的情况下,家委会的监督更加重要。不过,这种情况,家委会可能更难发挥监督学校的作用。教育主管部门也应该对学校进行更多监管,以免学校利用优势地位损害学生和家长的利益。
辛省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904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