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世界互联网大会正在浙江乌镇举行。10月20日,胡歌以上海戏剧学院文艺工作者的身份参与“网上未成年人保护与生态治理论坛”。会上,胡歌呼吁未成年人粉丝理性追星。在胡歌看来,互联网不只有明星,粉丝应声入网,这个声音不是演员的歌声或粉丝的尖叫声,而是知识的碰撞声。
引经据典 胡歌现场谈追星背后的意义
10月20日下午,知名演员胡歌现身浙江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作为小组嘉宾参与“网上未成年人保护与生态治理论坛”讨论。
“作为一个著名的文艺工作者,你是怎样引导粉丝正确追星?”
现场视频。
面对主持人的提问,胡歌的风趣回答引起现场一阵笑声。“作为明星或者演员的代表啊,我来到这里告诉各位未成年粉丝怎么来追我们,其实挺尴尬的。”胡歌笑着说,现在绝大部分粉丝尤其是未成年人粉丝,都会通过互联网来追星,自己有责任来向大家提几点建议。
首先较为重要的一点是,大家要对明星有一个理性认识。在胡歌看来,现在当明星并不难,比如唱歌好、跳舞好、长得帅或漂亮,都有可能成为明星。
“但明星只是具备这些素质,就粉丝值得把他们作为人生的目标,心中的偶像吗?”胡歌在现场反问台下的观众。他认为在追星过程中,真正要获取的是演员所扮演的角色或原型人物身上的正向能量。
“这也是我作为演员来说,工作的意义。”胡歌说。
为了说明这一论点,胡歌援引了《愣严经》里的一句话,“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以指示月,这个典故的意思是说人们不能只看到手指,而看不到手指指向的月亮。
“月亮代表真理,明星就像一个手指,你在追星时,真正应该获得的是背后的真理。”胡歌解释。
互联网不只有明星,还是知识的海洋
南都记者现场获悉,除了主旨演讲环节外,“网上未成年人保护与生态治理论坛”共设三场小组讨论。
在六分钟的发言里,胡歌还呼吁粉丝善用互联网。因为这里不仅只有明星,还是知识的海洋。
“互联网产生到今天,我相信今天在座的各位都是结网、织网、撒网的互联网的构筑者们。各位粉丝相当于是应声入网,但是应的这个声音不应该是明星的歌声,也不是粉丝们的尖叫声。”胡歌缓缓说道,“我个人的理解,应该是大浪拍打海岸的声音。互联网一个无限的知识海洋,大家要善用互联网。”
对于现场有嘉宾提到的“互联网公民”概念,胡歌表示认同。他认为,尽管未成年人尚未全部在网上实施实名制,但也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这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
在发言接近尾声中,胡歌引用张黎导演的一句话称:“作为文艺工作者、影视工作者,我们最高的使命是传播正能量,传播正确的价值观。”作为一个互联网内容的提供者,胡歌认为明星有责任为青少年的网友们提供好的内容,提供更多能够让他们获得养分的内容。
“我们要把这些孩子们当做自己的孩子,或者当做我们自己的弟弟妹妹一样来看待。”胡歌说。
“说得好不好?” 在胡歌发言完,主持人笑着说道,“终于知道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胡歌。听完几分钟的发言,我也变成了胡歌的粉丝。”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李玲 发自乌镇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896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