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是影响学习效率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它是一种非智力因素。实验和教学实践证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之间明显的差别之一就是注意力的好坏。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能集中注意听讲阅读,独立思考问题,认真做作业。他们在学习时很少受到外界干扰,即时有时老师的课讲得并不那么生动,但他们能自我约束,有意识的组织注意力,不让自己的思想开小差。许多学习落后的同学恰恰相反,他们注意力涣散,不能全神贯注的听讲,时而做小动作,挖鼻孔,时而与同学交头接耳,逗闹一下,有时貌似听课,实则思想离开课堂,开了小差,读书也一样定不下心来。
注意力的好坏与先天有一定的关系,但是也是可以靠后天的学习培养和训练得来的。大部分有注意力问题的孩子经过培养和训练,注意力水平得到了很好的提高,所以要想提高注意力,培养良好的注意力品质就应该进行有意识的训练。
注意的品质表现为五个方面,分别是注意的集中性、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范围、注意的转移、注意的分配。
1. 注意的集中性
注意指向某种事物或某项活动时聚精会神的程度:当我们专心注意某一事物时,意识中就会极其鲜明、清晰地反映这一事物!而周围的事物则显得“模糊不清”。
儿童注意的集中性表现为两个特点,一是从注意事物外表向注意辜物本质发展,二是注意集中的时间随着年龄在逐步增长。
·小实验
请专注图形中间的“十”,你会感到四边有颜色的的图形正在淡化:
注意的集中性不足带来的学习问题:
注意的集中性不足表现为走神、易分心等现象,导致课堂上无法理解、掌握新知识,知识残缺累积成堆,严重影响了学习成绩和学习情绪。
2. 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集中时间的延续,就是注意的稳定性。注意集中的时间越长,注意越稳定。
·小实验
请注视这个黑点三分钟以上,你会有什么样的视觉感受?
1)圆点不变或是圆点晃动——注意力很不集中评价:
2)圆点变大变黑——注意力不集中
3)圆点变大变黑,四周伴有光圈出现——注意力初步集中
4)圆点变大变黑,凸出纸面——注意力高度集中
注意稳定性不足导致的学习问题:
注意稳定性不足表现为多动、坐不住等,必须不断地提醒或协助才能完成学习任务。在小学课堂上,注意稳定时间小于20分钟,就无法全面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导致做作业难度增加,后续学习困难。
3. 注意的范围
注意的范围又叫注意广度,即在短时间内清楚、准确地把握对象的数量和关联性。
·小实验
请看下面图形和数字30秒,2分钟后说出形状、颜色和数字的匹配关系。
评价:
学前能说出3个以上,小学低龄能说出4个以上,小学高龄能说出5个以上。
注意范围不足导致的学习问题
注意范围不足表现为看、听、触不全面、不准确,经常发生丢、拉、差现象。在学习中常见的是粗心大意的问题,其实就是注意范围不足造成的。
4. 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转移是指注意主动、及时地从一个对象或者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者另一种活动中去。
注意转移性强的孩子,能够较快地从一种状态进入另一种状态。比如,从下课时的玩乐中及时地转移到上课的内容。注意转移性弱的孩子,就因为不能及时地转移注意而导致从精神到行为总是慢“半拍”。
引导儿童注意及时转移的方法主要是增强食物的趣味性。强调活动的目的性。
·小实验
请把这个图形想象成不同的事物
把它想象成一间房子,后面是门,上面是天花板,下面是地板,左边是墙等等,也可以在每一面加上一些装饰。这就是注意转移的体现,随着视觉(听觉、触觉)的转移,大脑思考的中心也跟着转移到了相应的地方。
注意转移不足导师的学习问题:
注意转移不足表现为对某些事物偏执、情绪化,不适应丰富、多变的学习环境,导致学习情绪不好,主动参与意识不强。
5. 注意的分配
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力指向于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几种不同的活动的现象,这就是注意的分配。通俗地讲,就是“一心多用”。
注意的分配是有条件的。第一个条件是,你所参与的活动中,只有一种活动室生疏的,需要把较多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个活动上。第二个条件是,我们同时从事的多种活动彼此之间应当是有相互的联系,而不是无关的。
·小实验
1)请用左手画圆、右手画方,或者左手画方、右手画圆,感受注意分配的不同。
这两个图形都很熟悉,可以轻松完成
2)请用左右手同时画出下列不同的图形,感受注意分配的不同。
左边的无规则图形不熟悉,注意力中心放在右边
3)请用左右手同时画出下列不同的图形,感受注意分配的不同。
对两个图形都不熟悉,两者之间没有联系,注意力无法同时顾及到左右手,很难同时完成
注意分配不足导致的学习问题:
儿童在学习中经常应用的注意分配现象是听、看、想同时进行,可谓是“一心三用”。但是注意的重点是思考,即理解的过程。如果视知觉或者听知觉在生理或心理上存在问题,儿童就会处在同时从事多个不熟悉的事情中,根本无法完成,从而导致学习过程困难。
在实践中发现,很多学习常态问题,与注意力五品质有着密切的联系。
1. 走神、易分心——注意的集中性不足
2. 多动、坐不住——注意的稳定性不足
3. 粗心大意、丢三落四——注意的范围不足
4. 易受干扰、做事拖拉——注意的转移性不足
5. 半途而废、易受挫折——注意的分配能力不足
常见注意力问题儿童的外在表现
1. 语言冲动性:表现为无法倾听完对方的话语就急急忙忙插嘴、回答问题时迫不及待,无法按照顺序或者程序来进行表达,打破砂锅问到底但是目的性不强等现象明显;
2. 行为冲动性:表现为手脚多动、身体摇晃、机械性眨眼、不停地进行小活动、突然出现出人意料的行为或表情等;
3. 情绪冲动性:在高兴或者悲伤时表现过度、无法适时停止(也有一部分儿童会表现出情绪反应迟钝、缓慢的状况)。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893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