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守住内心的宁静,胜似锦衣繁华
“我们曾经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经如此期盼外界的任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杨绛先生的百岁感言,现在读来,依然句句戳心。
01.
现实中,我们不知不觉就走进了一个误区:太看重鲜花和掌声,太喜欢成功的喜悦,更在乎一些虚无飘渺的排名,和可有可无的竞争。
仔细想想,生命是那么短暂,需要我们用心去呵护、陪伴的亲人,才是我们生命里最重要的人,也是最值得好好珍惜的人。而我们却往往把时间和精力用在了那些无关紧要的人和事上,白白地浪费了时间和生命。
就像杨绛先生与钱钟书和女儿媛媛,一家三口尽管过着清贫的日子、住着简陋的房子,却无法阻挡幸福、快乐的脚步频频光临。
一家人相聚在一起的快乐时光,足以慰藉老人独处时的漫漫长夜。杨绛先生先后送走了女儿、送走了丈夫,孤独寂寞的老人,没有被命运击倒,没有让孤寂占据自己的心房。而是坚持写作,整理丈夫留下的笔记、手稿。
杨绛先生没有被孤单吞噬,每天有丈夫的文字陪伴,日子依然过得开心、充实。老人93岁出版的《我们仨》,细细读来,字字温馨、句句感人。
透过文字,让我们看到了杨绛先生一家人生活的点点滴滴,感受到那种平淡中的真诚和快乐,那种被幸福包裹得满满的愉悦和温馨。
一位90多岁的老人,每天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执着而坚定。直到104岁去世,老人都没有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敬重。这是怎样的洒脱,世俗的眼光丝毫不能影响老人内心的静谧和光芒。这是一种超脱世俗的淡然与静美,任时光流逝也无法抹去融入骨子里的执着与坚定!
02.
柏拉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一直寻找的,却是自己原本早已拥有的;我们总是东张西望,唯独漏了自己想要的,这就是我们至今难以如愿以偿的原因。”
生活就是这样,我们每天都在渴望得到更多的东西。可一旦拥有后,却并不知道珍惜,而是弃之一旁。把目光又盯在了更新奇的事物上,于是,欲望就像一个口袋永远也装不满。
有时,人们更像一只猴子,手里攥着一个玉米,却还要不停地寻找。当发现另一穗玉米时,就会把手里的丢掉,去抓那个觉得更大的玉米。到头来,还是两手空空,期盼中那个最大最甜的玉米却始终没有找到,白白蹉跎了岁月。
其实,生活已经给了我们很多,是我们太贪心,才永不知足。事实上,幸福不幸福,很多时候取决于我们内心的感受。当你心里拥有了快乐和满足,幸福就会像影子,赶也赶不走。
而如果我们走进了自己编织的网里,在欲望的漩涡里挣扎,看见的都是自己内心的痛苦、郁闷和失落。那么,幸福和快乐就会绕道而行,把你留在阳光的阴影里,怎么也感受不到快乐和喜悦。
也许,在我们上路时,是有目标的。只是走着走着,就忘记了初衷;走着走着,就迷失了方向。不知不觉间,就被眼前迷人的繁华所吸引,被成功者头上的光环所迷惑,被鲜花和掌声所迷恋。以至于忘记了自己为什么出发,要向哪里去,等到突然觉醒,已物似人非,岁月不再。
03.
其实,每个人都渴望活出生命的精彩,只是无法放弃心中的欲念、无法摆脱世俗眼光的束缚。很多时候,人就在不知不觉间就迷失了方向,在得与失、进与退中纠结徘徊。
殊不知,渴望来自外界的赞赏和认可,也是一种人生不自信的表现。如果自己足够强大,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困扰,就不会把自己的快乐和幸福,建立在与自己无关的人和事上。
人总是在不断的自我否定中长大,又在不断的自我更新中成长。就像今天的你比昨天的自己,对生活又有了新的认知、对生命的真谛又有了新的感悟。昨天那些放不下、看不开、过不去的坎,在今天看来,竟是那么的无足轻重。
世界还是那个世界,但你已经不是昨天的自己。只因看世界的心境和角度不同,你就有了完全不一样的感受!如能抛弃一切束缚自我的枷锁,放弃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脚踏实地地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那么你的人生定会是另一番风景。
学会在快节奏的生活里,放慢自己的脚步,读一本书、品一杯茶,听一首曲、赏一幅画,让心在静谧里徜徉。当你能静下心来,看云卷云舒、听虫鸣鸟啼、观鱼游浅底、赏百花摇曳,你便是那云、那风、那鸟、那花……以至于物我两忘,宠辱不惊。
正如杨绛先生所言: “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那么,就让我们做一朵静静绽放的、月光下的睡莲,褪去华彩,淡然静美;让生命在时间的长河里,静静地流淌,吟唱一首属于自己的歌。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891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