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大师在晚年时,写了一首诗:“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
人和人的感情,淡淡的就好,这样的关系,能够维持的久。如果一直浓浓的,两人浓如蜜,就是要分开的时候。
走在灯红酒绿的大马路上,穿梭于形形色色的交杂人群中,脸上统一的刻板表情根本很难看得出来这个人一天过的如何,开心亦或是失落。
因为你们每个人之间都是一种擦肩而过的角色,既然是擦肩而过,就符合人类的面无表情逻辑学,无论见到谁都是一副挂着A4黑白纸的模样,就是在有意地与周围人拉开距离。
老子说的,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如果一直感情升温,一定会退温的,这是宇宙的规律。
认识很多人后,发现一点:所有的恩怨,都是因为人和人太好引起的,靠得太近了,就起了麻烦。然后就有恩恩怨怨了,一个家庭中,一个单位中,乃至朋友之中也是一样的。好起来时可以两人同穿一条裤子,分开后,可以死都不见面。
对人且说三分话,人和人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个距离主要体现在说话上,少说话最好,话多了,都是废话。不管是夫妻之间,还是家庭之中,都要适当地保持距离,有了距离,才有感情。
我见过一句话,为什么佛陀旁边曾经出现了像善星比丘、提婆达多一样的叛徒呢?
因为太近了,靠得太近了,就看不到对方的功德,观察不到对方的法身。所以他们看不到佛陀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却看到佛陀的十四种丑态。
靠得太近了,就缺少一种恭敬心,看不到对方的功德了。感情好了,往往产生贪着心,而这种贪着心,就是将来我们恨对方的根源。没有爱,也就不会有恨了。
人和人的相处,真的是一种艺术,或者是一生中很重要的学问。要学好这一点,很不容易。
我觉得有点很重要,首先要抱着一种无所求的心理,不要去求对方,无欲则刚嘛,不求于对方,然后多多为对方做事情,这样子关系就慢慢地好了。很多人关系越搞越糟糕,是因为向对方所求的太多了。
陈佩斯这样评价自己的挚友兼搭档朱时茂:从来都不会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友谊的维持从来不靠刻意,你不必煞费苦心经营。
真正的友情维系起来不过是“舒适”二字。真正的朋友不会把友谊挂在口头,而是彼此牵挂彼此关心,却不流于表面。
他不在意你看不看的到他的关心,只要你过得好就足以。真正的朋友是就算许久不联系,偶尔相约小聚时,感觉仍和往日相同,没有任何矫情,也无需过多顾忌。
友谊越平淡越珍贵,越平凡越真实。
如同梁秋实在《送行》里写道:“你走,我不送你,你来,无论多大风多大雨,我都要去接你。”
这种态度,即是珍重也是坦然。“君子淡如水,岁久情愈真。”
愿每一个人都能有一位这样的朋友,不嫉妒、不迎合、可交心、又自在
让你感受到生命的价值,体会着生活的美好。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891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