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军阀在泰山挖出一个金盒 打开发现一件了不起的国宝

军阀在泰山挖出一个金盒 打开发现一件了不起的国宝

1931年的中国还处于混战之中,军阀马鸿逵在这一年占领了山东泰安。泰安这个地方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这里就是泰山的所在地。马鸿逵的部队在泰山脚下建房子的时候,无意间挖出来一件非常了不得东西。

泰山下原本有一座小庙,年代太久远了也没人知道到底是什么时候建的。马鸿逵占领泰安后,就想把这座小庙拆了,原地再建一座别的建筑。工人们拆庙的时候发现这里的地方非常特别,覆盖着不同颜色的土,仔细看了一下共有五种颜色,中间是黄色的土,四周分别是黑色、白色、红色以及青色的土。

当时没人明白这是怎么回事,继续往下挖的时候又发现了大量的玉器,其中有一个金盒最为精美。打开盒子以后,里面放着两卷玉册,也就是玉片串成的册子,上面刻满了密密麻麻的字。两卷玉册非常精美,看起来就大有来头。

这件事情很快惊动了马鸿逵,玉册被他拿回了家中,随后找了几个古董商来鉴定一下这到底是什么东西。答案很快被揭晓了,原来这两卷玉册大有来头,它们竟然分别是唐玄宗李隆基和宋真宗赵恒封禅泰山时留下的!

古代的皇帝自觉立下了大功绩后,就想到泰山封禅,把自己的成就告诉上天,泰山封禅历来都是头等重要的大事!

按照当时封禅的流程,会先用五色土修筑一个祭坛,黄色的土在中间代表皇帝,其余四种颜色分别代表四个方位,围绕在黄色周围表达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意思。

然后皇帝在祭坛上拿着写满祭文的玉册宣读,完毕后将玉册装入金盒内,放到柴火上焚烧,这样其内容就会被上天知晓。因为金和玉都不怕火烧,所以尽管被烧过它们也都完好无损,最后再把他们深埋地下。

历史上一共有六位皇帝在泰山封禅过,第一个是秦始皇,最后一个就是此次挖出玉册的主人宋真宗赵恒。

除了宋真宗赵恒的玉册,这次挖出的金盒内竟然还有唐玄宗李隆基的,他们中间隔着近三百年呢,为何会放在一起呢?原来宋真宗封禅修建祭坛时,无意间把李隆基当年埋的玉册给挖出来了,最后干脆就把两人的玉册放一起又埋进去了。

马鸿逵得知了玉册的来历后,深知这东西有多珍贵,说是国宝也不为过,玉册就这么被他给私藏了起来。直到解放后,他先是逃到台湾,后来又遭到排挤远赴美国,玉册都一直带在身边。

马鸿逵死后,他的妻子带着玉册回到了台湾,把东西捐给了台北故宫博物院,这件国宝才得以重见天日。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884013.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