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先生
以前网购个东西,快递员根本找不到我家门来送。这下好了,有了门牌,我写个门牌地址,他们就可以送上门了。
肖阿姨
我小孩想去**中学读初中,因为没有门牌,户口迁不进来而无法报名,现在好了,我小孩可以实现读**学校的愿望了。
10月14日上午,源城公安分局治安大队大队长欧阳雄飘带领户政室民警来到群众家发放刚刚制作好的门牌,并帮助部分群众安装门牌。民警“偷偷”听到了一些群众这样的对话,心里感到无比欣慰。
门牌是最基础的地名标志,相当于一栋房屋的“身份证”。门牌虽小,作用却不小,一张小门牌承载着大民生,群众的户口登记、房产登记、工商注册、水电气网登记、邮件递送等都与门牌密不可分,门牌的缺失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据民警介绍,今年年初,分局治安户政部门陆续接到群众反映,新市区东城片区有两个大型居民安置区长期无门牌,约有两千多户群众的生产生活受到影响,希望公安部门能尽快编订门牌。民情即警情,户政部门马上组织工作人员到实地走访调查,经核实发现,上述居民安置区的路、街、巷官方命名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导致无法编订门牌,而地名命名的工作责任不在公安,须牵扯到民政、住建、规划等政府部门联动。群众之事无小事,治安户政部门主动到相关政府部门协调地名命名事宜,虽然期间遇到一些阻力,但经过民警的几番努力,在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下,正式地名的官方命名终于出炉了。
为解决群众燃眉之急,户政部门立即着手门牌的编订工作,因涉及区域大,房屋多,给编订工作带来一定难度,但工作人员还是克服了天气热、人手少,任务重等困难,走街串巷,挨家挨户给每一栋房屋编号、定位、登记,经过半个多月的努力,走遍4条大街、12条道路、25条小巷,共编订了2100个门牌,并第一时间报送厂家制作,彻底解决了两个大型安置区2000多户群众无门牌的难题。
据悉,分局正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新时代“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活动,治安户政部门将不负使命,担当作为,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切实做到“为民解难题”、“服务不缺位”,并结合省厅部署的“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工作,对市区所有房屋订装门牌,让人民群众告别商铺有招牌无门牌、居民房屋有门无牌的乱象,建立统一标准地址库,为创新社会管理、优化服务群众夯实基础,为提升城市形象,助力创文作出应有贡献。
我们所有的汗水和努力,都是为了大家的平安和幸福!
撰稿:钟基坚 江晓雯
编辑:黄珂珂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872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