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孩子还在和你对着干,这里有些正确引导

孩子还在和你对着干,这里有些正确引导

有时候会不会感觉自己家里的娃是不是天生反骨,什么事情都要对着干?

这里有些小妙招,收藏之后别忘了实行,一步步化解这种矛盾。

逆反心理

1.耐心倾听孩子的心里话

如果孩子跟父母说心里话,父母一定要耐心倾听,不要急着反驳,否则,就有可能听不到他内心真实的声音,也有可能加深与孩子之间的矛盾。当父母耐心倾听时,孩子有可能会说一些抱怨父母的话,这时父母要解释并告诉他自己这样做的原因,还要告诉他父母很爱他。其实,孩子叛逆大多是因为他感受不到爱。

2.多用选择法

选择法是在孩子与父母发生对抗冲突时,可假设孩子已经同意,然后给他个选择的机会。它的优点是不把父母的意愿强加给孩子,避免和孩子发生正面冲突的同时,能让孩子享受自己拿主意、自己做决定的过程。比如,孩子不愿穿衣服,可先假设他喜欢穿,之后说“是自己穿衣服,还是妈妈帮你穿”,或“穿绿色的,还是蓝色的”等。

3.必要时进行冷处理

当孩子的一些不合理要求没有得到满足时,他时常会以哭闹、耍赖的方式来和父母对着干。这时,父母要先学会忽视,不理孩子的哭闹行为,等孩子的情绪慢平静下来,再尝试与其沟通。

4.告诉孩子正确的做法

对待孩子的叛逆,父母不要一味要求孩子不要做某事、不能做某事。

正确的能法是,父母告诉孩子可以做的事情。让孩子明白自己的做事方向。告诉孩子正确的做法比一味地制止孩子要好得多。

你怎么看?

5.融入孩子的生活

父母想要孩子和自己交流,最好的方法就是试着去融入他的生活,

看看他平时喜欢干什么,您想为什么他喜欢父也可以试着去喜欢。请他也就会向父母倾诉心里话,这时父母就样他会觉得父母更像他的朋友,可以给他正确的指导。

6.用幽默与孩子沟通

比如,一些孩子不好好吃饭,父母可以说:“别的小朋友都是大口吃饭,他们都会长成‘高朋友’,你如果不吃饭,就会变成故事里的‘矮朋友’,天天仰着脖子看别人,多累啊!咱们快大口吃饭!”这种以幽默的语言与孩子沟通,比用强硬的方法更能让孩子接受。

打孩子真的好吗?

7.设置底线

如果孩 子的逆反心理和行为不涉及人身安全,而是自主地表达愿望,那么父母要予以理解和鼓励,让孩子做主。比如,对于孩子自己洗碗、穿鞋穿衣服等行为,父母要效励并给予方向性指导。当孩子的叛逆危及人身安全时,父母必须第一时间阻止并讲清道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864487.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