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他高考考了675分仍选择复读,第二年729分夺得状元,进入清华

他高考考了675分仍选择复读,第二年729分夺得状元,进入清华

现在人们重不重视教育呢?答案是肯定的!先从现象看本质,小编我就简单地来聊聊高考。这么说吧,人们对高考可是又爱又恨的!论残酷性,一战功成万骨枯,一步错便是满盘奚落,加之高四高五的煎熬不是人人都受得了的;可论公平性,寒门出贵子,白衣卿相是多少苦读寒窗之人的愿望啊!于是乎,高考便成了这样一种神奇的存在,对很多人来说,在高考夺得头名才是他们扬眉吐气的不二法门。

下面进入正题,我想围绕高考给大家介绍一位了不得的人物,早在2005年——那个没有共享的教育资源,互联网也没有普及的年代,陕西省的一个偏僻的农村里出了一位厉害的理科状元——冯宇宁。他是家里唯一一个上过大学的人。“早岁那知世事艰”,冯宇宁在小时候就非常懂事,冯宇宁五岁就进了学前班,在之后的几年里他成为了班级里那个年龄最小但是成绩最好的一个!

奈何家境贫寒,父母风里来雨里去挣的那点微薄的收入哪里养得活家里那四个读书人?彼时,冯宇宁的姐姐们也都在读书,或许是因为贫穷磨更磨炼人的意志,他的那些姐姐们又何尝不是和冯宇宁一样争气、一样优秀?只是长姐们都很懂事,看着越来越力不从心的父母,三位姐姐相继辍学,靠着打工来补贴家用,一边赡养日渐衰老的父母,一边帮持着在校学习的弟弟。三姐最可惜,好不容易熬过了高三上学期,可她还是在下学期报名的那段期间一声不吭地选择了辍学!

承着父母和姐姐们的付出,冯宇宁更是拼命着。就在初一,他便拿下了全国物理竞赛初赛一等奖,提前被民办学校西安博迪中学录取。在2004年的高考,他考了675分,是省排名的佼佼者,但是,他却不高兴了,因为这个分比北京大学的分数线还要低上14分。他开始恨上了自己的不争气,发誓要考上清华和北大那样的一流学府,不入清华北大,誓不罢休!于是冯宇宁又顶着极大的压力并承受着更甚以往的困苦复读了一年。“勤且坚至此”,而冯宇宁醉在书香笔墨中于是慢慢忘却了日复一日的艰苦。

可以说这是他生命里一段极其不平凡的岁月,哪怕是别人眼里折寿的高四在冯宇宁这里竟然会等同于天堂。他把高四当成高三,当成生命里最宝贵的馈赠,“皇天不负有心人”在2005年的高考中,冯宇宁以729的高分被清华大学录取,成为了当地的理科状元!后来,冯宇宁在清华求学,一直读到博士毕业,他用他最热情最宝贵的青春年华来陪伴着清华这座“遍地黄金屋遍地颜如玉”的学府,从不懈怠!

在自传最后一篇中,他这样说道“现在回头看看,我的求学经历也颇有意味:有过成功,有过失败,有过喜悦,也有过泪水。我不敢说自己已经参透人生的真谛,但我至少懂得——没有苦,便没有甜。 ”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记得关注小编哦,我们会持续为您提供有价值的教育资讯!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85061.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