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为了一个“权”字慈禧太后什么手段都用?溥仪书中透露的信息?

为了一个“权”字慈禧太后什么手段都用?溥仪书中透露的信息?

清朝政府在“康、雍、乾”三个朝代中发展最为强盛。他们的政治基本上都是比较清明的,无论是处理国内外的事情都是为了国家的利益和发展,目标清楚,上、下一致,很少有无用的折腾事件发生。特别在用人的方面,基本上是从国家利益出发而,而没有因为用人不当而造成重大的国家方针政策的错误,给国家造成重大的损失的。反观慈禧太后,一个利欲熏天的女人,以不正当手段夺取国家权利,甚至于为一己私利不惜牺牲国家利益。

慈禧的权欲十分旺盛,咸丰皇帝一八六一年在热河卧病不起,临终前,召集了随他逃亡的三个御前大臣和五个军机大臣,立了六岁的儿子载淳为皇太子,并且任命这八大臣为赞襄政务大臣。第二天,咸丰去世,八位“顾命大臣”按照遗命,扶载淳即位,定年号为“祺祥”,八大臣把政权抓在手中。

慈禧太后并不喜欢八个顾命大臣拥立皇太子载淳坐皇帝位而控制政权,而是同东宫慈安太后通过商量,决定抛开八个顾命大臣,直接联系在京负责同外国人谈判而不受咸丰皇帝待见的恭亲王奕䜣,向奕䜣下懿旨,恭亲王本是不被原咸丰皇帝看好,现在认为机会来了。恭亲王接到懿旨后就要进宫去会见刚从热河回京两宫皇太后。其实东宫慈安基本不理政事,这些事情都是由慈禧太后一人同奕䜣两人商定,八个顾命大臣立即被她们驾空。当慈禧和奕䜣把一切事情商量好了后,封奕䜣为议政大臣,醇亲王,权倾朝野。立即抓捕八个顾命大臣,两个亲王赐自尽,肃顺被砍了头,载淳的年号改“同治”,意思就是两太后一同治政。

溥仪《我的前半生》一书中,透露慈禧为什么选择外甥载湉做儿子去接皇位呢?按照清朝的规矩,同治皇帝载淳死后,他没有儿子应该在皇族中选择同治下一辈的人来当皇帝,应该要选一个溥字辈的人来接班,但是那样慈禧就成了太皇太后,就不可能埀帘听政了,所以她就不给儿子立嗣而是把外甥载湉要去做儿子,这样她就可以名正言顺地作为母亲埀帘听政了。但当时遭到一个吴可读的御史,以死相威胁为同治争,也改变不了慈禧的主意,她不过许个愿,说将来新皇帝生了儿子过寄给同治,连能够控制她的慈安太后也没有出来说话,这个小皇帝就是“光绪”皇帝。

从此,慈禧主要依靠溥仪的祖父奕诉把持朝政。一切唯慈禧的命令办事,而奕䜣从此是慈禧的大红人,不断受到慈禧的赏赐,当光绪进宫以后奕䜣就将所有的官职辞去了,但是“亲王世袭罔替”的恩典是无论如何也辞不掉的。所谓世袭罔替是指子孙后代可以世袭醇王的地位。

为了控制皇权,慈禧眼内容不下沙子,任何人如果防碍她执掌皇权,必将受到她的严格处罚,无论什么人都不会放过,在原来同治亲政时,慈禧在朝中的羽翼早已形成,东太后一向不问政亊,即使是她的儿子同治皇帝不经过慈禧什么事也办不成,因此,她们母子之间不和就是这个原因。那么她为了权力的手段究竟达到一个什么程度呢?

1,慈禧是一个权势欲非常强烈的人,绝不愿丢开到手的权力,对她来说,什么三纲五常、祖宗法制只有为她所用,而绝不允许来束缚她。她的儿子同治皇帝得了天花,皇后去养心殿探病,在同治床前说到婆婆责骂她,失声痛哭。同治劝她忍受着,说等将来一定会有出头之日。谁知道慈禧在宫中到处安排了耳目,这天听说皇后探视慈禧便亲自到隔壁房间偷听,同治皇帝万万没想到夫妻俩的几句私房话,母亲会亲自来偷听而撞下滔天大祸。慈禧怒气冲冲的闯进来抓住皇后的头发举手痛打,并吩咐内庭棍棒侍候,同治吓得昏死过去。同治一死,慈禧就把责任都推到皇后的身上,最后皇后被她折磨至死。不仅如此,还革掉皇后父亲崇绮的侍郎职位。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威尊严,什么至亲骨肉,外戚内臣,一律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朝庭人人自危。

就连帮慈禧夺得权位的醇亲王,后来在光绪快死时慈禧要立他的孙子为小皇帝时,醇亲王都“碰头痛哭,昏迷伏地,掖之不能起来。”

2,由于慈禧牢牢控制住了朝庭的一切权力,朝庭大小事一律由她决定。朝庭那些为一些小事被打死的太监、奴仆不计其数。但光绪七年,东太后突然暴毙,就震惊了朝庭,东太后是一个唯一能够管理慈禧的人。据说咸丰皇帝在去世之前就耽心懿贵妃将来母凭子贵,做了太后后害了皇后,皇后是厚道人不是慈禧的对手,留下一道谕旨,授权皇后在关键时刻制裁她,可是厚道的慈安对慈禧完全没有防备心理,而在一次谈话中透露了这个信息。慈禧从此以后便讨好慈安,慈安被她哄得团团转,当着她的面烧掉了咸丰遗召,过了不久,东太后便暴卒宫中。有的说是吃了慈禧送去的点心,有的说是吃了慈禧亲自做的汤被害死的。

3,慈禧太后为了保护自己到手的权力,在庚子年慈禧利用义和团杀洋人,又利用洋人杀义和团。为什么慈禧不喜欢洋人,因为英法美日各国公使不喜欢那些亲近俄国的后党势力过分得势而支持光绪皇帝帝党,洋人保护康有为又反对废光绪而立皇储,直接表示反对她的统治,这是她不能容忍的。荣禄劝她一定不要动洋人。但是由于朝庭内部有两派的主张,选择义和团对抗洋人,慈禧下令义和团进攻东交民巷使舘和兵营,并对义和义奖励,悬出赏银买洋人的脑壳。后来东交民巷没有打下来,大沽炮台和天津城先后失守。联军打向北京来了,慈禧又使出另一手,派人去东交民巷联系,北京失䧟,她逃到西安。为了表示和洋人作对的不是她,又下令把主抚的刚毅、徐桐等一大批大臣杀了头。这个慈禧挑起的事端,让国家蒙受了巨大的损失。签定了连利息近十亿两白银,让外国军队驻兵京城的巜辛丑条约》。用慈禧的心腹荣禄主要操办这件事情,目标就是只要保住慈禧的九大地位,不论多大代价都行。这个赔款让中国人民吃了巨大的亏损,清朝政府当时每年的财政收入为7000万两白银,而十亿两白银相当于清朝政府十五年的财政收入,相当于当时每个中国人每人4两白银,一个县官一年的薪水也就只有30两白银。这就是慈禧太后为了保住本不属于她的权力而使中国人民遭受的巨大损失。而且,她死后的赔葬物质总计也有亿万两之多。怪不得后来国民政府孙殿军率部队炸开了她的坟墓也发了一笔大财。

历史的教训是深刻的,慈禧太后为了争权夺利对任何人都是无情无义。包括对她的亲儿子同治也是在位期间不归政,病了后抓打皇后逼死亲儿子;光绪皇帝是她姐的儿子,在位不放权,而且一直软禁他几十年,最后下毒而死,跟她几乎同时死亡。慈禧太后为了一个“权”字,无所不用其极,在全国激起民愤,各地造反革命运动风起云涌,加速了清朝政府的灭亡!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839657.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