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地高考填报志愿陆续结束
各大高校招生录取工作
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之中
眼下,高考学子最期盼什么?
当然是收到心仪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可是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考生求学心切的心理
竟然把假的录取通知书寄给考生!
江苏丹阳市公安局练湖派出所近日接到辖区某快递公司快递小哥的报警。这名快递小哥称,他收到14份装有上海某技术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快递包裹,且送达每份录取通知书还会向签收人代收6元的资料费交给寄件人。
因往年的大学录取通知书都是由邮政快递送达考生,今年却由他所在的这家快递公司负责快递,他心生疑惑,于是报警。
骗子寄出14份假大学录取通知书
民警赶到现场,打开包裹一看,发现里面装有上海某技术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这些大学录取通知书乍一看还挺逼真,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存在好多破绽,例如录取通知书上没有大学盖章等。
通过调查,民警获悉包裹是由一名叫朱某的男子送到快递公司,准备让快递员送给考生。随后,办案民警根据线索,在丹阳丹北镇将犯罪嫌疑人朱某抓获,当场在朱某的车上搜查出数十份尚未寄出的大学录取通知书。
后经鉴定,这些大学录取通知书,均为伪造。经讯问,朱某对通过发放假大学录取通知书来骗取考生及家长钱财的违法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以“到付”方式诈骗钱财
据朱某交代,他经济条件较差,且还负债。他加入多个“招生代理群”,看到某机构正在发布上海某技术大学的招生业务,随即他便到该大学实地查看。
朱某发现该大学学生很多,且不对高考分数有要求。回来后,他就和发布业务的某机构签署了代理招生协议和委托书。然后,通过网络非法购买了数十名考生的个人信息资料,印制了大学录取通知书。
朱某通过“到付”的方式,向考生邮寄假的大学录取通知书,诈骗钱财。同时,朱某还通过中介,与这个学校签了代理招生协议:考生收到假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如果信以为真进入该大学,每名考生正式入学后,朱某会得到6000元到8000元不等的佣金。
曾准备购买十万条考生信息,大干一场
“朱某交代,他还打算继续从网上购买10万条考生的个人信息,准备‘大干一场’。假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每快递出去一份,因为是‘到付’,由快递员向每个收件人代收6元工本资料费。如果制作10万份,他在这方面就将牟利数十万元。”
目前,该案还在进一步办理之中。
提醒大家要格外注意
收到录取通知书后
要通过正规渠道进行核实
避免上当受骗
那么怎么识别录取通知书的真假?
如何识破骗局呢?
假通知书的分类
常见的假录取通知书主要有三类
● 第一类,诈骗型录取通知书,这类属于根本就没有真正的学校录取,直接就要求在入学之前把学费汇进指定的账户,开学后发现找不到学校,或者是学校不承认这份录取通知书,才发现自己被骗。
● 第二类,野鸡型录取通知书,这类性质更恶劣,学生按照指定的地址报道读书,结果花了巨额学费和生活费加上三四年的时间就读,最后拿不到文凭或者是文凭国家不承认。
● 第三类,蛊惑型录取通知书,这类最具蛊惑性,学生在正规的指定的高校就读书,拿的文凭也是这个学校的文凭,也是国家承认的,一般家长没有辨识能力,招生宣传和入学报到都和正规的一样,但是最终拿的文凭是另外一种性质,那就是成人教育(自考、函授、远程教育)的,也称继续教育。
如何识别和防止收到假通知书
收到通知书,首先在网上查询所拿到的录取通知书的学校名字,先确认这个学校是否真实存在,是否属于国家列出的野鸡大学范围里面。
确认如果不是野鸡大学,那么网上查寻学校的名字,就会看到学校官方网站,一定要记住点击有“官网”标识的学校网址。
登录教育考试部门网站或主动拨打教育考试部门电话核查,也可到所在地区招生办查询自己的录取信息。切勿相信自身没有报考的院校所投递来的录取通知书,更不要轻易盲目汇款转账。
提示1:保护个人信息,谨防诈骗
录取通知书应由邮政快递来统一邮寄,一般不委托给其他的快递单位;且寄信人是以学校为单位,不是以个人或其他的中介公司为单位。
提示2:警惕高考招生诈骗
诈骗分子常伪造公文,利用家长对特长加分、艺考、军校招生以及自主招生政策的不了解,谎称有高校的“内部指标”或者“计划外指标”,只要出价合理就保证录取。
考生及家长要高度警惕此类花钱上学的情况,遇到招生疑难问题,要通过正规渠道查询核实,不要轻易将考生身份证号、准考证号等信息交予他人。
提示3:警惕助学金、奖学金诈骗
诈骗分子冒充国家工作人员以发放助学金、奖学金等名义,要求学生提供银行卡卡号和密码,诱导学生到ATM机进行转账操作。
学生如遇到发放助学金及奖学金的情况,请先向老师和当地教育部门咨询,千万不要擅自按照对方要求操作转账,以免上当受骗。
提示4:警惕校园贷诈骗
诈骗分子谎称办理校园贷需要提请贷款的学生缴纳数千元的保险金,诱骗学生转账汇款;或者在大学校园内以给好处费为诱饵,让大学生提供个人信息在网贷平台贷款或购买高档手机等,承诺所有贷款不用大学生偿还,事后还会给大学生一定数额的现金作为好处费。然而一旦贷款成功,诈骗分子便卷款消失。
最后提醒各位考生和家长
如果遇到诈骗行为
请立即报警!
来源:人民日报、新华社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83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