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 > 猜疑是职场中害人害己的祸根

猜疑是职场中害人害己的祸根

所谓猜疑,就是无中生有地起疑心。它是人际关系的腐蚀剂,它可以使所有幸福的东西毁于一旦。如果在与人交往时总是猜疑别人,那么彼此的关系就难以继续维持。

思想家培根曾说过:“猜疑之心犹如蝙蝠,它总是在黄昏中起飞。这种心情是迷惑人的,又是乱人心智的。它能使你陷入迷惘、混淆敌友,从而破坏你的事业。”自古以来,不知有多少人因为猜疑疏远了朋友,中断了友谊,甚至毁掉了事业。

猜疑是人性的弱点之一,历来是害人害己的祸根,是卑鄙灵魂的伙伴。一个人一旦掉进猜疑的陷阱,必定处处神经过敏、事事捕风捉影,对他人失去信任,对自己也同样心生疑窦,损害正常的人际关系。

最近几天我们办公室就发生了一件这样的事情,老教师暂时称她为一姐,一姐不是班主任,她任教数学。平时为人心胸不够宽广,还是急性子,对学生很是严厉。那天科组学习结束后,她气汹汹地拿出一张小纸条叫大家看,大家一起走上前,只见纸条上写着:我最讨厌数学老师,数学老师吃屎!

看到这里,老师们都认为这是学生的小小恶作剧,纷纷安慰她,叫她不要放在心上。她偏不,还扬言一定要揪出幕后黑手,要破案。于是,一姐开始向同办公室的老师请教破案方法,迫于她的坚持,同事们开始给她出谋划策,她也都一一认真聆听了。班主任在听闻这件事之后,劝说一姐,叫她不要急,免得打草惊蛇,暗地查一下更为妥当。

但一姐是谁?她一向自己想干嘛就干嘛的,回到教室,不管三七二十一,把全班同学的书包都翻了一遍,意图找出和小纸条一样的本子。结果可想而知,空手而归,一招不行,一姐又心生一招,叫全班同学把小纸条上的字都写一遍,想通过字迹揪出幕后之人,结果还是不尽理想。后面还抓了几个她认为的幕后之人到办公室审问,但那几个同学都坚决不承认是自己写的,最后还是无果而终。

急性子的一姐开始和班主任讨论谁更像幕后之人,越想越多嫌疑人,现在不管哪位同学在一姐的眼里都是嫌疑人,因为迟迟没揪出幕后之人,一姐的心情一直不是很好,嘴里一直念念有词,一会儿说这位同学有嫌疑,一会儿又说那位同学有嫌疑,整个人都沉浸在不好的氛围当中,同事们也不敢再劝她。

后来事情传到家人的耳朵里,有些家长打电话向班主任了解情况,表达出对一姐处理这件事情所采取的措施表达不满。班主任也跟一姐私下沟通了,但一姐还是坚持要用自己的办法查出幕后骂她之人。直到今天一姐依然在查案,班级里的每位同学对她来说都是嫌疑人。上午还在办公室跟班主任抱怨同学们为什么不喜欢她,也许和孩子们换种相处方式,少点猜疑,结果会有所不一样吧!

有了猜疑之心,对待朋友,看待事实,就不能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合乎逻辑的判断、推理,而是凭借一点表面现象,主观臆断,随意夸大,进而扭曲事物,得出一个不切实际的结论,或者先入为主,先设框框,然后察言观色,甚至无中生有,把幻觉当真,把一些毫无关系的现象也当作事实材料,生拉硬拽来当作证据。

猜疑是心灵闭锁者人为设置的心理屏障。只有敞开心扉,求得彼此之间的了解沟通、增加互相信任、消除隔阂、排除误会,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理解。因此,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要减少猜疑,学会信任别人。少一分猜疑,多一分信任,前方的路会更好走。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832179.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