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2019高考:家长陪考生填志愿避开这5点,这些可能直接会导致落榜

2019高考:家长陪考生填志愿避开这5点,这些可能直接会导致落榜

目前距离2019年高考最后剩下18天时间,高考的最后结果却直接决定着考生的未来发展方向,高考分数是一方面,填报志愿是一方面。俗话说:考得好不如志愿报得好。在这里给各位家长和考生提个星,一定要做好提前准备,避免在填报志愿时手忙脚乱而导致填报错而引起不可预料的后果。每年高考的考生在填报志愿时,总会出现一些高分滑档和高分低走的考生,现在我给各位家长和考生提醒,填报志愿时这些雷区千万不能去踩,不然踩到会引起严重的后果。

1、填报院校间梯度太小

往年有很多家长在陪同孩子填报志愿时,会将所有志愿都集中在一个分数段里填报,在这几个报考院校之间设置了一个梯度太小,每个志愿之间基本只有几分之差,如果今年的分数线集体增长的话,那么很容易导致考生滑档的现象。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合理掌握好志愿规则和结构,以具体实际情况要看个人安排选择,报考的每个院校之间尽量有定的分数之差,这样保证能被录取的同时,选到相对较好的大学与专业。

2、填报志愿时不服从调剂

按照平行志愿投档和录取规则,如果要某个院校收了考生档案之后,考生分数刚过投档线或者所填的专业志愿均不满足最低录取分数要求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考生选择不服从调剂的则会直接被退档,然而平行志愿又是采取一轮投档原则,即退档之后无法再能与本批次录取中,最后导致只能参加征集或转到第二批录取进行录取,这样考生所填报的志愿会得不偿失的。

为了避免这些风险,很多高校都承诺进档就录取,但必须满足条件就是专业必须要服从调剂,所以,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必须要慎重考虑好后是否服从调剂。

3、家长不考虑考生的兴趣和特长

往年很多家长和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只以分数为作依据填报排名比较靠前的大学,家长根本不考虑到兴趣差问题而导致考生进入大学后才发现对学校和专业都不满意,各位家长们,让你们做不愿意做的事情你们会怎么想?孩子也是一样,如果选择的专业不是自己的兴趣,可能会毁掉孩子的兴趣学习。

4、考生和家长只局限于本地院校

在近年来,很多家长和考生在填报一本志愿时,一般都是选择面比较宽,全国各地高校都看过一遍,但在二本填报上,很多都只填报自己本地的院校,而不愿意去选择外地院校。其实,考生在填报平行志愿时应该合理组合,不要只看中本地高校。无论是去发达地区的大城市还是小城市的大学,它们都各有各的好处,并且,多方位的去选择,也能增加自己被录取的机会。

5、家长常盲目的去跟风

在每年高考填报志愿时,也发现很多考生与家长喜欢去跟“风”,哪个专业热门就选择哪个,哪个院校在往年录取分数跟高考成绩分数差不多就选择哪个。前者会导致报考拥挤现象,即热门专业报考人数太多,而冷门专业却无人问津。虽然讲热门专业是高校的重点建设对象,但是很能多新专业,尽管这些新出的专业没有热门专业那么有光,但实际上也不乏是好专业。在这种情况下,考生和家长需要了解并找到这些专业,而这些专业分数往往比热门专业要求的录取分数线要低出很多,所以学校档次自然也会上升到一个层次。

毕竟每年高校在不同省份招生情况也不同,比如说黑龙江在去年以450分可以报读天津大学那样,今年天津大学不一定就在450分录取。这基本等白浪费一个志愿的机会。每年的高考录取分数线是根据今年招生计划以及去年招生情况和去年录取分数线等多方面因素而影响,也就是讲,可能会出现所讲的“大小年”,所以家长如果能找到时机了的话,是能找到很多低分增值机会,没准普通分数上名校也不是不可能。所以,家长在陪孩子填报志愿时,必须要下定功夫,仔细研究有关高校招生章程,但愿所有考生都能上自己理想的大学。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817.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