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武则天万万没想到,身边藏匿一个忠诚的“间谍”

武则天万万没想到,身边藏匿一个忠诚的“间谍”

公元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唐为周。不久,武则天提拔狄仁杰担任宰相职责。62岁的狄仁杰由成为武周政权的拥护者,也进入武周核心权力圈。

狄仁杰是武则天政治上离不开的左膀右臂,也是精神上离不开的支柱,尊称他为“国老”。

《武则天》剧照

公元700年,狄仁杰病逝。武则天伤痛不已,废朝三日,追封狄仁杰为文昌右相,赐谥号文惠。史书记载,狄仁杰去世后,武则天哽咽:“朝堂空矣!”

然而这样一个武周政权的拥护者,却精心筹划一场惊天动地的大事,最终断送武周政权。狄仁杰是如何深谋远虑的呢?

《神探狄仁杰》电视剧照

苦心策划,举荐志同道合的贤才

《资治通鉴》卷27载:仁杰又尝荐夏官侍郎姚元崇、监察御史曲阿桓彦范、太州刺史敬晖等数十人,率为名臣。或谓仁杰日:“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仁杰曰:“荐贤为国,非为私也”,狄仁杰举荐的人才还有窦怀贞、袁恕己等人,其余已不可考知了。

而且,狄仁杰举贤不避亲,这一点也颇有古贤之风,获得武则天信任。圣历元年(698)八月,武则天命宰相各推荐一人为尚书郎。狄仁杰举荐了他的儿子司府垂狄光嗣,被任命为地官员外郎,狄光嗣为人正直,在岗位上极其称职,武则天大赞狄仁杰:“卿的这个举动可以与祁奚相匹美!”,“祁奚”这个典故出自《左传》。

狄仁杰晚年在尽心辅佐朝政的同时,给武则天举荐宰相。武则天曾问狄仁杰:“联要一好汉任使,有乎?”狄仁杰说:“陛下作何任使?”武则天说:“肤欲待以将相。”于是狄仁杰就向她推荐了张柬之。

为什么狄仁杰要推荐张柬之。清代著名学者王夫之说:“狄公之与张柬之,皆有古大臣之贞焉,故志相输,信相孚也。”也就是说他们两人具有共同的志向,因而能够互相信任。其实狄仁杰也是经过长期的观察,才对张柬之逐渐了解,进而得知张柬之与自己都有匡扶李唐王朝的决心。

张柬之拜为宰相,精心策划的“神龙政变”,将武则天从皇帝宝座上拉了下来,推翻了武周统治,恢复了李唐王朝,张柬之也被后人誉为“忠冠千古”,为唐室的重建立下了不世之功。

这样的不世之功,是张柬之自己努力的结果,更是狄仁杰这个大智大慧,苦心策划的结果。狄仁杰所推荐的人大都是与自己志同道合者,是他们实现了狄仁杰匡复唐室的遗愿,也使他们自己名垂青史。

《神探狄仁杰》电视剧照

巧言进谏,改变皇位继承局面

晚年时期,武则天面临最大的问题是皇位继承人的选择。若是选择自己的儿子为继承人,那么大周政权势必轰然倒塌,自己的努力毁于一旦,更不用说千秋万代。如果传给自己的武氏弟为继承人,自己的血脉相连的儿女置于何处,以及不可撼动嫡长子继承的金科玉律岂是轻易打破与终结。

大周政权建立之初,人心向背,武则天确立后来的睿宗李旦为皇嗣,只是为了稳定政权,笼络人心的一种权宜之计。暗地里,武则天大肆扶持自己的武氏弟的势力,李氏家族受到极力镇压,武氏弟势必对皇权窥伺已久,其中武承嗣与武三思二人尤为野心勃勃,多次请求立自己为太子,一场政权的争斗在所难免。

朝廷中拥立李氏宗族的大臣颇多,如李昭德、狄仁杰等。李昭德曾将提出废皇嗣李旦,另立武承嗣的工庆之重摔而死。他指着他对朝士说:“此贼欲废我皇,立武承嗣”命人将他重重摔下,致使王庆之耳日出血。

武承嗣剧照

1.狄仁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与武则天分析利弊。

武则天年岁渐高,内心更加犹豫不决。狄仁杰的坚决反对,他对武则天说:“太宗皇帝栉风沐雨,亲冒锋摘,平定了天下,就是要将社樱传之于子孙。大帝(指唐高宗)以二子(指李显、李旦)托于下,陛下却要将天下移于他族,这是不合大意的举动且姑侄与母子哪一个更亲?陛下立儿为太子,千秋万岁之后,配食太庙,承继无穷;立侄,还没有听说过侄为天子,而衬姑士太庙的先例”

武则天说:“这是我们的家事,卿就不要再参与了”狄仁杰驳斥说:“大子以四海为家,四海之内都是陛下的子民,请问哪些事不是陛下的家事?君为元首,臣为股肚,本来就是同体,何况臣备位宰相,岂能不过问立这样的大事。”狄仁杰的一番话正中武则天的要害。待她“千秋万代”后,立庙与祭祀问题是武则天的顾虑。武则天也是有神论者,是虔诚的佛教信徒。

狄仁杰不仅晓之以理,而且动之以情,动之以夫妻、母子之情,一番劝说,确实打动了武则天。而且狄仁杰与李兆德深知武则天生性多疑,况且武三思、武承嗣二人贪色残暴、草营人命,仗势欺人,无恶不作。李昭德进言“魏王承嗣权太重。”李昭德进一步地分析道:“侄之于姑,其亲何如子之子父?子犹有篡袱其父者,况侄乎!今承嗣既陛下之侄,为亲王,又为宰相,权伴人主,臣恐陛下不得久安天位也!”

《神探狄仁杰》电视剧照

2.武则天很迷信,认为梦中所遇事物往往都与现实有密切关系,狄人杰正是利用这点,促使她向有利于自己目的的方面转化。

有一天武则天召狄仁杰人宫,对他说:联昨夜梦见与人双陆(棋盘游戏),屡次不能取胜,不知什么原因尸狄仁杰回答说:“双陆不胜,原因是宫中无子。这是上天之意,借此以提示陛下,应早日确定皇位继承人,不可使太子之位长期空虚。”又过了数日,武则天梦见一只大鹦鹉,羽毛丰满,但两翅俱折。她询问宰相们此梦主何征兆?众人皆不敢言,只有狄仁杰站出来说:鹉者,陛下姓也,两翅折,陛下二庐陵、相王也。陛下起此二子。”

《武则天》剧照

狄仁杰在维护李氏政权上,可谓功不可没。正是他一次次劝谏与分析利弊。武则天也慢慢知道武周政权能够世世代代延续只是幻想。李唐皇室在广大臣民的心目中,李氏宗族才是正统血脉。在而且武氏子弟中确也难以选出一位深孚众望的人物,况且一旦自己“千秋万岁”之后,局面将不堪设想,自己的血脉必然深受迫害。在狄仁杰等朝臣的百般劝说下,最终选李氏子弟为皇位继承人。

狄仁杰可谓深谋远虑的“阴谋家”。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807008.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