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初入财经领域的朋友甚至已经不是理财小白的朋友,可能对金融行业乃至财经圈子有很多误区。作为一名有职业操守的财富管理人员,有必要揭示你所踏入的误区。
误区一:理财投资不是一夜暴富
理财不是所谓的“你不理财,财都不理你”,按照本人的理财就是理清财路,开源节流。金融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种手段而已。钱怎么可能生钱?这个问题我来回答,钱存放在银行,由于随着经济的发展,通货膨胀的因素,货币具有时间价值,同样因为货币放在银行放弃了其他机会(机会成本),于是就有了利率也就是货币的使用价格。于是就有了存款自愿,存款有息的规定;根据《商业银行法》存款居于存款人的自愿,把钱存在银行,储蓄机构要付利息。
债券其实跟存款差不多,都是债权债务关系。债券通俗来说就是借条,为什么它能产生价值。情况跟存款差不多,由于经济的发展,通货膨胀的存在丧失了原有的购买力,因此货币具有时间价值,即货币的现值等于货币的终值除于利率因子,价值才对等。这也就是十年前的一百元和今天的一百元购买力不同。十年前你把一百元存入银行,银行把通货膨胀的风险转移到市场上(存贷款业务),你把通货膨胀的风转移给银行。但是未来十年银行承担不了这部分风险,利率极大可能为负利率。这不是不可能的!现在有的国家开始实行负利率了,这种说法完全合理,根据经济周期理论,经济不能在上行,但是通货膨胀是存在的,银行没办法对冲这一部分风险。由于经济的不景气,只能由储户承担这部分风险,相反当于给银行支付一部分保管费。
以上这2种都属于债权债务关系,即银行是债务人,储户是债权人,同理,债券的发行方为债务人,持有债券的投资者为债权人。下面我来说说股权也就是所有者权益。其中以股票/股权(这里指的是私募股权投资),这里有一个会计恒等式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根据《公司法》,公司的运作模式为股份制和有限责任制,这里我只说股份制公司。若公司上市,持有股票表名你是该公司的股东,若没有上市,持有该公司的股份,也表明你是公司的股东(一般以私募股权基金的形式参与)。股市素有“国民经济的晴雨表”之称。我们投资股票/认购股份 即是间接投资公司形成资本。股票的收益来源于分红派息或者买卖差价,这里就只说分红派息,投资股票/股份即表明愿意接受公司的经营风险,当然也就能获得公司经营的红利。
以上三个例子足以说明,投资理财不是一夜暴富,都是参与经济的建设而得到的果实。同时也表明高收益伴随着高风险,不确定性越高收益越高。没有任何单一金融产品高收益低风险,因此投资理财没有稳赚不赔,跟没有一夜暴富的说法,一方面我们开源节流,另一方面我们通过金融手段让资产保值增值。这才是正确的理财投资。
误区二:理你知道的财
近年来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崛起,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多种多样,获取的信息更加便捷,但是有的信息都无法判断真伪。例如比特币,很多人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就一头扎进去,很多东西大家只注重结果,并不了解其根本性质。再如什么微投资,时时彩博彩之类的,据说收益很高,一本万利。但是真正背后的本质你真的了解吗?你只对收益感兴趣,结果入坑了还不知道。金融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庞氏骗局,即后面的人为前面的人买单。只要资金链不断裂,能保证你的收益。但是一旦资金链断裂你的钱可能就打水漂了。又如P2p理财,什么是p2p理财?p就是点意思,每一个账户或者说每一个投资者就是一个点,有需求便就有供给。那我们就不然看出p2p理财是什么意思了,每一个投资者这里我说投资者并不适合,那我们把它叫做参与者,有的参与者有资金需求有的参与者有理财需求,大家彼此不知道对方的信用如何,我把钱存放在p2p平台上,这样就完完全全变成了间接融资,是不是很像银行的存贷款业务。p2p不看个人资质,只看需求,搭建这样平台的人,有需求便有供给就形成了这样的市场,你都不了解是什么样的平台就把钱心安理得的放在该平台,一出问题平台就卷款跑路在正常不过了!
误区三: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未必就有职业操守,你也不一定信他说的!
有的工作人员,例如商业银行的大堂经理,属于编外人员,没经过正规监管部门的培训,这一部分人待遇没有正式员工的好,经常面临各种各样的考核,因此未必就有职业操守,就算是银行正式员工,同样也有心术不正的,前一久看新闻一位银行柜员用客户的资金几百万吧,投入证券市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炒股。结果被发现了,不爆料你可能真的就不知道,让人大跌眼镜。还有贷款诈骗之类的,就是和客户合谋利用伪造的信息骗取贷款,贷款所放的钱不是商业银行的,是属于储户的。我就遇到过2次,因为我的借记卡属于外地卡,而且我回到本地,之前的手机号码没用了,2次去农业银行办网银业务,农行的大堂经理把我办理完网银业务,在没有经得我同意就给我开通了证券账户,虽然不使用不会产生任何费用,但是没有经过客户的同意就变相开通账户,本来想投诉相关监管机构。但是想想还是算了,都是为了生活不容易,结果第二次去办网银业务的时候 又给我开通了一个证券账户,真的是可恼!我这还算好的了,因为我知道他们想干什么,而且我跟他们属于同一领域,但是给我的感觉就是这些人这么不懂规矩,没有职业操守。更有的朋友明明是去银行存款,但是最后变成了理财产品,总之这些东西你要懂否则吃亏的是你自己。他们有的人可以规避任何投诉风险,只因为你不懂。
证券公司的人员,大部分都是属于销售人员。我有一次去销户,因为银行的大堂经理变相开通证券账户,我之前就有的,然后去销户。问我任何原因要销户,挽留,其中和一位证券从业人员做了朋友。慢慢才发现这位所谓的朋友人发现根本没有职业操守,就会忽悠人之类的。我平时有做股票收益相当理想,然后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想开通期货账户,结果各种的吹捧我,其主要目的就是让我操作,只要我操作她就有业绩提成之类的,当时对期货并不是很懂,不敢盲目操作。但是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人品行为如何,总而言之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未必就有职业操守,未必要听他们的!(前提是你要懂,不懂的话该听还是要听的,有的建议是好的,有的未必就是好的建议)。当然也有工作人员真正做到了有职业操守,有专业知识。
另本人有一份关于央行学者的名为“关于区块链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的学术报告(可以加关注私信免费获取,请备注:区块链学术研究)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806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