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内向型孩子不易成功?那是父母没发现内向孩子的巨大潜力

内向型孩子不易成功?那是父母没发现内向孩子的巨大潜力

内向这个词经常和敏感、胆小、自卑等放在一起,成了贬义词。我们注意观察就会发现,在对待孩子的性格问题上,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希望孩子开朗外向。

楼上的邻居有个女儿,她今年不到六岁,是个文静、善良且有点敏感的小姑娘。

听她妈妈说,她可以坐在那里看书一两个小时不动,表示骄傲的同时,邻居也有一些担忧,不爱说话不够外向,将来她能否适应社会生活?

我相信这并不是个例,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担忧,总觉得孩子不够开朗外向。

但是内向型性格一定不好吗?我看未必!

一、内向型性格的孩子也可以有很高的成就

据心理学界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世界上有30-50%的人属于内向型性格,40%的成功者是偏内向型的性格。

如果缺少了内向型的人,我们将会失去很多伟大的思想、艺术和发明。比如进化论、万有引力、相对论、梵高的向日葵、《哈利波特》、个人电脑等等,都是由内向型性格的人发现或创造出来的。

还有腾讯的马化腾,也不止一次表示过他是一个内向型性格的人,喜欢独处,但这并不妨碍他取得很高的成就,反而使他能够冷静的处理各种问题。

心理学博士马蒂·兰尼在其著作《内向者优势》一书中写道:他们集中注意力于内在世界的能力,以及对感觉和体验进行反思的能力,使他们能更好的理解外部世界和他人。

所以,内向型性格的儿童和外向型性格的儿童一样,遇到自己热爱的事情,会义无反顾的坚持去做,向内寻求驱动力。

二、人们对内向型性格存在的误区

一部分家长在谈到内向的孩子时,会把这个词和害羞、自卑、敏感等放在一起,内向被看做一种次等的性格,往往带有一定的贬义。

但实际上,他们之间并不相同,害羞是对社会中出现的反对言论或羞辱而感知的恐惧心理,而内向是一种对平和环境的偏好。

为什么我们会对内向的孩子不够赞赏呢?

主要是受到环境的影响,我们生活在一个外向理想型的价值体系中,几乎每个人都认为善于交际的、健谈的人更易获得成功。

但其实,内向型的儿童并不是不善于交际,而是更喜欢独处。

三、是时候重新看待内向型性格儿童了

内向型和外向型性格是性格的一种分类,最早是由著名心理学家卡尔·荣格在他的《心理类型学》一书中首次提出的,他认为:内向者往往被内心世界的想法和感受所吸引,而外向者则倾向于关注人们外部的生活及活动。

我们要先对儿童的性格进行了解,才能够更好的引导孩子。

心理学认为,内向型与外向型性格的区分标准是:个体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使自己重新获得能量的补给。

举例说明,当一个孩子考完试之后,他会觉得比较疲惫,那么他会选择自己呆在房间里还是和朋友聊天来疏解情绪?可以判断出来他是偏内向还是偏外向。

所以,父母们不要再通过孩子是否爱说话来判断孩子的性格了。

要注意的是,这两种性格并非非此即彼,一般都是二者兼有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不同的性格会影响个人的交往方式、职业的选择,对朋友和配偶的选择,所以要仔细观察,判断儿童的性格倾向。

四、父母如何引导内向型儿童找到自己的成功之路?

内向型性格的孩子一般喜欢安静、善于思考、具有高度敏感的力量,而且延迟满足能力要优于外向型儿童。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孩子是偏内向型性格的儿童,应该觉得高兴,而不是沮丧。尽管内向型性格有很多优点,但并非意味着父母们就可以撒手不管了,正确的引导可以帮助内向型性格的孩子找到适合他们的人生道路。

○父母要学会理解与欣赏内向性格孩子

父母要对性格有一定的了解,知道不同性格的孩子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特征取得很高的成就。

如果没有父母的理解,孩子会无所适从,觉得自己是个异类,会产生很强烈得自卑感。可能努力去迎合这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假装自己是个外向的人,久而久之,心里的扭曲感会很大。

所以,父母要跟孩子表达出自己的态度,无论内向还是外向,都是正常的,做自己就好。

在这里,父母可以跟孩子多聊一些内向者取得巨大成就的事例,比如牛顿、爱因斯坦、邓小平、林肯、普京、比尔盖茨、巴菲特等,都是内向型性格取得成就的例子。

如果把世界上的人按照成就分布成一个金字塔,塔顶大部分精英都是内向型性格的人,这并不是说内向型性格的孩子就不需要管教。他们之所以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就是把自己的劣势转化成优势,学会充分利用自己的性格。

○让孩子学会与外向者相处并感到自在

内向型孩子不太喜欢人多的场合,父母要适当引导,让孩子有正常的社交活动,他可以只和两三个朋友玩耍。

内向型孩子在跟陌生人打交道时显得不是那么热情,表达时也会斟酌一下,有时候会给别人留下不礼貌的印象。

其实这是因为内向型孩子善于思考的缘故,他们会考虑这个人跟我什么关系,是否值得信任之类的问题,会显得反应不够灵敏,父母要多理解,千万不能逼着孩子打招呼,更不能逼着孩子在外人面前表演节目,他的内心会非常反感和痛苦。

我在博客上曾经看到这样一个小故事,深有感触:在幼儿园里,一个三岁多的小姑娘,只喜欢一个人待着,不去交哪怕一个朋友。但她的父母并不觉得女儿有什么奇怪。妈妈甚至笑着说,我们都是安静型的人,所以,我觉得她这样很正常。

父母的态度对内向型孩子影响非常大,请父母们一定要重视起来,不要为了让孩子看起来和别人一样而勉强他、逼迫他。

○可以提供具体步骤培育内向孩子的优势与自信

父母要善于观察内向型性格儿童,发现他的优势和天赋,并且多加引导。即便强迫孩子改变性格,但是能改变的程度有限,而且取得成就有限。就像比尔·盖茨再怎么锻炼自己的社交技巧也成不了比尔·克林顿总统那样的人,而比尔·克林顿花再多的时间独自摆弄电脑,也变不成比尔·盖茨。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步骤来展开:首页仔细观察,确定孩子是偏内向还是偏外向。然后看看孩子的天赋是哪些方面的,比如画画或者手工之类,给孩子营造宽松的环境。

爱因斯坦也是一名内向型性格的人,和很多内向的人一样,他在独自一人时思维最为敏捷。他有一句名言:宁静生活的单调与孤寂能启发创意的思维。

○让孩子增强自信心,建立创造未来美好生活的动力

在《内向孩子的潜在优势》一书中,心理学家马蒂·兰尼写道:我们爱倾听;我们提问,但不插嘴;我们最能保守秘密;我们坦率可靠,值得信赖;我们对朋友的话很上心,善于领会他人的暗示;我们擅长一对一的人际关系,与家人相处融洽;我们的镇静能量有舒缓作用,能帮助焦虑的人平静心绪。我们是内向孩子。

内向型的孩子有这么多优点,家长们要用言行告诉孩子,他身上具备优点,增加孩子的自信心,激发出孩子身上巨大的驱动力。

最后把心理学博士马蒂·兰尼在《内向者优势》中的一句话送给父母们:让孩子停止尝试扮演不是自己的角色,那是多么大的一种解脱啊!

作者:卓不念,不念过去不畏将来,两个娃的妈妈,专注教育行业十年,期待与你一起成长为更好的父母。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788.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