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实控人病逝!3000亿金融帝国“要崩”?旗下上市公司已成“仙股”

实控人病逝!3000亿金融帝国“要崩”?旗下上市公司已成“仙股”

假期还没结束,金融圈就传来大消息。

先锋控股与网信集团10月5日联合发布讣告,伦敦时间2019年9月18日,中国先锋金融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先锋集团”)创始人张振新,因多脏器衰竭、酒精依赖、急性胰腺炎经抢救无效,在英国伦敦切尔西和威斯敏斯特医院去世,享年48周岁。

今年以来先锋集团风波不断,旗下证券公司存重大风险、P2P兑付逾期、第三方支付违规被罚,三家港股上市公司股票已跌成仙股。此次实控人病故不禁让数十万投资者寝食难安,放言要成为中国版“欧力士”的先锋集团是否还有能力补上其巨额负债?

中国版“欧力士”成泡影

资料显示,张振新出生于1971年,先锋集团创始于2003年,深耕金融科技、资产管理、财富管理等领域,十余年间陆续取得融资租赁、担保、保理、公募基金、证券、互联网小贷等金融牌照,集团管理资产最高时达3000亿元。

目前先锋集团拥有三家港股上市公司,在新三板亦有布局。

2014年起,先锋集团开始在金融科技领域加速发力,陆续在第三方支付、在线投资等领域完成业务布局,彼时张振新放言,要打造一个中国的“欧力士”。

“欧力士”即“欧力士集团(ORIX Corporation)”,是一家诞生于1964年的世界领先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2019年7月,市场关于“先锋系”网信集团旗下P2P平台网信普惠被“清盘”的消息不断扩散。7月5日,网信集团发布的《关于网信集团当前情况的说明》显示,由于大额企业标的无法及时还款,及部分借款人恶意逃废债等原因,集团部分产品出现逾期情况。

网信普惠早在2013年便已上线,目前由北京东方联合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运营,该公司持股99%股东正是先锋集团董事长张振新。

根据网信普惠平台公布数据,截至2019年7月31日,平台借贷余额为57.88亿元,借贷余额笔数11.73万笔,当前出借人数量14.07万人,至今累计借贷金额超1652.78亿元。

除P2P存在风险外,先锋集团旗下网信证券、先锋支付年内也陆续曝出隐患。

今年5月,网信证券因存在重大风险隐患,被辽宁省证监局派出风险监控现场工作组进行专项检查。此后,网信证券股东联合创业集团被采取限制股东权利措施的监管决定,其违规主要涉及三名自然人未经批准实际控制网信证券5%以上股权,被责令改正,其中即包括先锋集团CEO张利群。

网信证券2018年度报告显示,网信证券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32.44亿元,净利润为-28.80亿元。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净资本为-30.55亿元。据悉,网信证券因涉及巨额代持债券违约而导致重大风险隐患。

今年4月,先锋集团旗下先锋支付因“违反支付业务规定”被央行大连中心支行被给予警告,并处以42万元的罚款。

在网信理财发生兑付问题半个月后,先锋集团董事长张振新发声,对集团面临的困境和危机进行解释。

张振新称,在先锋集团成立以来走过的第16个夏天,公司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和危机。从所属的行业来看,实体经济的下行使得资产端的资产质量出现了严重下滑,抵押品价值缩水,处置难度增大;同时遭遇了一些恶意逃废债的企业和个人。尽管公司一直在用自有资金来维持流动性并保持刚性兑付,也还是迎来了不可回避的逾期时刻。

在逾期事件发生后,张振新表示,公司目前通过以下手段扭转不利局面:

一、随时接待来访的投资人客户,并拟在几个业务重点城市设立接待中心,向大家及时通报相关工作的进展情况。

二、成立催收管理工作组。对借款企业和资产提供方发通知函,团队上门催收,用法律手段追缴欠款,整理欠款企业和个人以及恶意逃废债的名单报给有关部门。

三、启动重组计划。与多个资管公司、券商、拍卖公司和产权交易所等治谈资产重组方案,并已经有了实际效果。

四、成立资产盘点清算工作组。由于集团成立已经16年,旗下机构大多保持业务独立,盘点工作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工作组在夜以继地赶时间赶效率,未来销售团队也会参与其中。

张振新表示,他和公司核心管理团队将坚守岗位,不抛弃不放弃,分工明确,目标一致,负责到底,全力以赴地开展各项工作,竭尽全力保护投资者利益。

如何偿债成关注点

要成为中国版“欧力士”的豪言犹在耳,先锋集团已走到生死关头。

就在发布讣告的同时,网信官微同步发布了一则《先锋集团成立临时危机管理工作组,牵头风险化解工作》的公告,表示已第一时间成立临时危机管理工作组,并推举集团CEO张利群为组长,共同商议后续工作计划和方案。

网信官微表示,公司首先通知了先锋体系内各子集团公司,不得私自转移财产、变更或注销公司。工作组将以维护债权人利益、维护社会稳定、保护公司资产不流失、继续完成各类产品兑付为核心工作内容,建立并加强资产管理工作、债权人管理及兑付工作、催收管理工作,具体工作计划如下:

1、落实临时危机管理工作组后续合法授权事宜,以利于集团有效处理资产;

2、邀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协助集团进行资产梳理、处置及债务兑付相关工作;

3、邀请部分债权人,了解、监督并参与集团重要工作决策,并定期向广大出借人通报;

4、加快集团资产的梳理、盘点、清收进度,确保集团资产不流失;

5、有序组织并推进集团各类债务的兑付工作;

6、加强与出借人及其他各类债权人的有效沟通,进一步推动完善集团信息披露机制;

7、召回原集团核心高管回岗处置风险,临时危机管理工作组已安排对所有离岗执行董事、副执行董事、核心机构负责人发布召回通知函,要求核心高管回岗处置风险;

8、动用多种手段,包括不限于发布召集令、诉讼、仲裁、报案等相关手段加大应收帐款的清收力度。

此前张利群透露,先锋集团已梳理了超过200亿的资产清单以及各金融牌照,张振新也处置了海外资产和个人的收藏。

在一封7月流出的张振新内部信中,张振新表示:“实体经济的下行使得资产端资产质量出现了严重下滑,抵押品价值缩水,处置难度增大;同时遭遇了一些恶意逃废债的企业和个人。尽管公司一直在用自有资金来维持流动性并保持刚性兑付,也还是迎来了不可回避的逾期时刻。”

张振新在信中表示,扭转不利局面的方式主要有:成立催收管理工作组、资产盘点清算工作组;启动重组计划。与多个资管公司、券商、拍卖公司和产权交易所等治谈资产重组方案,并已经有了实际效果。

不过另据其他媒体消息,张振新器重的中国信贷直到2016年都未见太大起色,于是张振新寄希望于通过彼时大火的区块链和数字货币找到突破,但最终未能如愿,华融案发缺少资金来源之后叠加区块链败北才是“先锋系”危机的真正根源。

有先锋集团内部人士向媒体透露:“张振新在区块链业务上亏掉的钱,需要用几十亿为单位计。”

旗下旗下公司轮番涉事,已成仙股

在网信官微讣告留言中,不少投资者对于集团能否还债忧心忡忡;而在股市上,先锋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已成“仙股”,或已表明投资者对集团未来的态度。

从2018年5月开始,先锋系在港股的三家上市公司中新控股(8207.HK)、弘达金融控股(1822.HK)、平安证券集团控股(0231.HK,不是中国平安旗下的平安证券)均出现了持续下跌。

截至10月5日收盘,三家股价分别报每股0.012港元、0.027港元、0.076港元。目前,三家上市公司市值加在一起不足10亿港元,股价最高的平安证券集团控股也不过0.078港元。跌幅最大的当属先锋系旗下最主要的上市公司中新控股,去年5月,该公司市值超200亿港元,而现在已不到3亿港元。

10月4日,中新控股发布公告称,大约自2019年7月8日中国政府有关部门现场检查后,先锋支付有限公司(简称“先锋支付”)已暂时停止营运。本集团现正与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密切商讨该采取的补救措施。除先锋支付暂时停止营运外,集团的其他业务仍正常进行。

今年4月,先锋支付因“违反支付业务规定”而遭遇央行大连中心支行的罚单。先锋支付被给予警告,并处以42万元的罚款。

今年5月,网信证券因存在重大风险隐患,被辽宁省证监局派出风险监控现场工作组进行专项检查。此后,网信证券股东联合创业集团被采取限制股东权利措施的监管决定,其违规主要涉及三名自然人未经批准实际控制网信证券5%以上股权,被责令改正。

网信证券2018年度报告显示,网信证券去年实现营业收入为-32.44亿元,净利润为-28.80亿。截至报告期,其净资本为-30.55亿元。据悉,网信证券因涉及巨额代持债券违约而导致重大风险隐患。

(来源:综合自中国证券报、中国基金报)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779099.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