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子晨
从1999年第一个国庆放假7天开始,“十一”黄金周已逐渐成为观察消费的绝佳窗口,也是经济潜力的重要指标。10月6日,支付宝发布数据显示,在刚过去的中国第20个“十一”黄金周,假期经济效应再度凸显。面对吃、住、行、游、娱、购等丰富的消费产品供给,今年“十一”全民人均在实体店消费的频次增长了45%。
长假效应拉动内需显著
以“十一”前三天与“五一”小长假相比,假期更长的“十一”日均消费金额环比“五一”增长一成。在更广阔的四至六线城市,“十一”日均消费金额环比“五一”增长约四成,相当于多放一天假,消费多一成。
在全国热门商圈中,成都宽窄巷子、福州三坊七巷、广州上下九、昆明金马碧鸡坊、西安回民街等,“十一”前三天消费者使用支付宝的消费金额均远超“五一”三天小长假。
美食、出行、零售三大行业堪称拉动国庆小长假拉动内需的“三驾马车”。随着移动支付不断丰富人们的购物体验,通过刷脸、无人零售等智能售卖的商品交易金额增长了九成。
以地域维度而言,随着移动支付的不断普及,县城的消费活力令人眼前一亮。“十一”黄金周,三线以下城市消费频次增幅均高于50%,县城消费频次更是猛增近90%。以消费群体而言,“中国大妈”开始成为用移动支付消费的主力,黑龙江、吉林、辽宁等东三省中老年人最热衷假日消费。
旅游带火各地商圈消费
随着旅游、文化产品供给的不断丰富,曾经人们对旅游的印象是打卡各地主流景点,如今“到此一游”的留念照已成往事,一地多刷和小众目的地深度游成为新风尚,是消费观念升级的鲜明注脚。
因为“十一”假期充裕,更多的一线城市用户选择打着“飞的”去往三线及以下城市游玩。从支付宝异地消费数据来看,相对小众的目的地成为国内游风向标:四川阿坝、云南丽江、大理、青海海东、湖南张家界、海南三亚、安徽黄山、浙江舟山成为最受外地游客青睐的网红旅行地。
走到哪儿,玩到哪儿,吃到哪儿。这个“十一”大批消费者更强势打卡各地网红商圈。全国人气最火爆的网红商圈中,昆明金马碧鸡坊、南屏街,西安回民街排名全国前三。
除此之外,北京南锣鼓巷、成都宽窄巷子、福州三坊七巷、广州北京路、杭州湖滨、厦门中山路、鼓浪屿、上海外滩、人民广场、沈阳中街、武汉江汉路、西安小寨、民乐园、长沙黄兴路、重庆观音桥、洪崖洞商圈消费都有显著的猛增。
中国黄金周也日益成为世界的黄金周。市场预测,今年“十一”黄金周旅游人次有望达8亿,在预定的旅游产品中,长线出境游客占比超过60%。以往出国游玩,“买买买”常常是一种甜蜜的负担,而现在“人在国外玩,消费在国内”却逐渐成为一种常态。
这种消费回流的现象在支付宝的数据中也得到验证。“十一”黄金周,出境游游客必到“购物点”的机场免税店消费火爆。不管是北京机场日上免税店,还是上海浦东、虹桥机场日上免税店,消费金额均显著大于今年“五一”小长假,机场免税店人均消费金额超过了2000元。在出国前就把心仪的化妆品等挑选好,回国直接在机场提货,成为了很多出境游旅客的选择。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778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