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人都说30岁的迷茫是逃不掉的,你走着走着,就到了。我信了。
你说吧,80后大部分人的求学记忆是学前班开始的,然后是小学、中学、大学,有能力的继续深造,弄个博士后后后,也说不定。说实话,对那段求学生涯的记忆,除了随波逐流,好像没有什么。
那个时候,真的是除了学习就是学习。脑子里想的都是学习。虽然说有时候会贪玩,但是那个时候的贪玩,远没有现在的贪玩耗费精力多。那个时候的贪玩,简单,简单到换成现在的孩子们,他们都会觉得无聊、幼稚。(我们80后回忆为简单的快乐)
回想起那段求学过程的所有印象,似乎什么都没有。对于人生、未来、规划、兴趣等等,完全没有概念。因为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好好读书,考个好成绩,上个好大学,再找个好工作。
只有走到了今天,我才觉得这句话多么的可怕。而回想起这十几年,感觉错过了太多太多。人生的无限可能,你在25岁之前,是不能够有那么一点点任性,规划一下的。
为什么?因为你前期付出太多,背负太多。最重要的,你前期对这一切没有概念,25岁之前只知道读书,25岁一过,马上让你像一个社会人一样规划、筹谋,你是做不到的,因为除了害怕之前的付出变成负担,你还缺少足够的认知、格局。
最可悲的,这十几年的求学路,并不没有按照开始时约定的那样,给你想要的回报。就好像你和所有人一起出发,去往理想的世外桃源,沿途经历很多困难,跋山涉水,最终到达世外桃源后,发现那里根本不是想象的那样,那里的景色开始衰败,人们开始生活的很苦,并准备逃离。
你绝望么?你是什么感觉?
这个时候你开始了另一段随波逐流,你没有了最初的目标。有人说,你可以重新订立目标啊。然后呢?然后继续摸索着前进,不知道结果又是如何?人生又有几个25年。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你根本做不到。你想,你求学的时候,想过人生规划么?学过目标怎么设定么?知道目标设定的范围么?有足够的对世界的认知么?对360行都了解么?对自己性格进行过分析么?了解自己都有什么资源可以用么?即使了解,你知道资源整合的核心是什么么?
我相信,当你毕业的时候,这些答案都是否定的。
那时候有人说,离开了大学,你的人生才刚刚开始,社会大学向你敞开了大门。我去,为啥早点不告诉我?早点告诉我社会大学那么难,我最起码可以提前准备些吧?何必要到终点了,才知道那是新的起点?而且从零开始。
从零开始,也得开始。因为青春是激情的。青春能有的,除了用不完的力气,就是做不完的梦。
五年或十年后,你进入30岁。回头一看毕业这五年或十年,惨不忍睹。
这个时候,从境况来说,有的同学好一些,好在哪里呢?好在他们一毕业,就进入了一家企业,然后延续之前上学时的那股韧劲,不看地头儿,低头努力,到30岁的时候,做成了小主管或者小经理。看似不错,实则,还是和刚毕业感觉一样,一旦失业,那也去不了,人生依据迷茫。
还有的同学没那么老实,这几年一直在做梦,放弃,接着做梦,不断跳槽,最终,好像还在起点。以后呢,还是迷茫。
那么,就没有不迷茫的么?有,极少。(富二代、企事业单位的、还在创业路上坚持着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很努力啊,从不怕吃苦啊,肯吃亏啊,愿意付出,不计较回报,怎么就迷茫了呢?
我在33岁的时候迷茫了。因为这一年,我公司中层管理岗位上辞职了。
之所以迷茫,是因为我还没有确定,未来的30年,是继续打工,还是圆心底的一个创业梦。
我后悔,是因为刚毕业的时候,我想要创业,可是背负太多,家里辛苦让我上大学,上完大学我应该去实现全家人的梦想,找一个好工作。不能是做个什么买卖,瞎创业瞎折腾。没有过了自己心里这一关,心不甘情不愿地找工作、找工作、找工作。可谁知道,毕业后那么苦逼的环境啊?!
然后,现在,又和刚毕业时的境况差不多。来到选择的十字路口。可是,这个时候的压力,需要背负的东西,考虑的因素,确实刚毕业时候的千倍万倍。你放得下么?
所以,人生的路,越走越重,想飞,千万要在刚开始的时候,因为那时候,你最输得起!最扛得起!
也是在那时候,我们的认知是匮乏的,对这个世界的了解是不够的,觉得自己背着山呢。
当你在社会大学学习十年,你会发现,世界就在你眼底。明白了目标设定,资源整合,人生规划,了解了人际关系,精通了销售,懂得时间管理,深谙企业管理之道,积攒了大量的人脉、资源、资本。甚至,熟知金钱运行规律。看似一切都应该是最成熟最完美的时机。
那么,敢选择了么?
有一万个声音跟你说,该选择了,不然人生就到头了,不要留下遗憾,人生还有多少个十年,可以做热血青年。
那么也有另外一万个声音跟你说,失败了咋办啊,孩子还那么小,房贷怎么办,父母不答应,邻居的议论,之前的努力不都浪费了么。
简单么?现实么?这就是33岁,刚离职的中层管理者,面临的迷茫。
欢迎你们说些什么,我们一起聊聊,也许,窗户纸就差一句话就破。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774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