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 > 一天一种中药之蒲公英

一天一种中药之蒲公英

蒲公英

始载《唐本草》。别名:蒲公草、食用蒲公英、尿床草、黄花地丁、婆婆丁、华花郎等。为菊科植物,多种蒲公英干燥的带根全草。

主要成分:根含结晶性味质蒲公英苦素、蒲公英甾醇、天门冬素等。

药理作用:1、抗菌。对金黄色葡萄环菌和皮肤真菌有抑菌作用。2、健胃。3、轻泻。

功能: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主治:乳痈、疔毒及一切痈肿疮毒。

临床应用:为治疗乳痈(急性乳房炎)、肠痈(急性阑尾炎)的重要药物。

蒲公英

生蒲公英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及钾,也含有铁、钙、维生素B2、维生素B1、镁、维生素B6、叶酸及铜。蒲公英植物体中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胆碱、有机酸、菊糖等多种健康营养成分。性味甘,微苦,寒。归肝、胃经。有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等功效。治热毒、痈肿、疮疡、内痈、目赤肿痛、湿热、黄疸、小便淋沥涩痛、疔疮肿毒,乳痈,瘰疬,牙痛,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疬,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等。蒲公英可生吃、炒食、做汤,是药食兼用的植物。

临床应用;1、治乳痈,适用于早期局部红肿坚实,脓肿尚未形成,配银花、连翘炒山甲等,方如乳痈汤。外用以鲜蒲公英捣烂,加入少许白糖后局部外敷。

2、治肠痈,适用于气滞血瘀,热毒较盛的急性阑尾炎,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不动手术),以蒲公英配大黄丹皮、银花等,方如阑尾清化汤。

3、治急性黄疸型肝炎,转氨酶高,可配茵陈茯苓白茅根等,方如蒲茵汤,初步观察对降低转氨酶有一定作用。

4、作为一般消炎解毒药,蒲公英可用疖疮、上呼吸道炎、扁桃体炎、轻度化脓性感染,可单味用30~60g煎水,临服时加一匙白酒冲服,消肿去毒更速度;或配紫花地丁等。

5、治急性结膜炎、脸缘炎等,可用单味蒲公英煎汤熏眼(配菊花夏枯草更好)。

用量:常用15~30g,大剂可用到60g。

处方举例:1、乳痈汤:蒲公英30g,银花30g,炒山甲9g,连翘12g,天花粉12g,青皮6g,柴胡9g,生甘草6g,水煎服。

2、阑尾清化汤(天津市南开医院):蒲公英30g,银花30g,大黄15g,丹皮15g,川楝子9g,赤芍12g,桃仁9g,生甘草9g,水煎服。

3、蒲茵汤:蒲公英15g、茵陈15g、土茯苓15g、白茅根15g、田基黄15g,水煎服。

禁忌:阳虚外寒、脾胃虚弱者忌用。

  1. 用量过大:常规用量煎服后,偶见有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部不适及轻度泄泻。
  2. 过敏反应:服用蒲公英煎剂、蒲公英酒浸剂后,个别人会出现荨麻疹、全身瘙痒等过敏反应。蒲公英注射剂静脉滴注后,亦偶有寒战、面色苍白、青紫或精神症状。
  3. 药不对证:主要是寒热不分,不加辨证而滥用蒲公英治疗各种感染。临床上所见的感染多数为热证,用蒲公英一般不会有不良反应。但少数感染属于阴寒证,无热象,病程多较长,病人体质虚弱。用大剂量蒲公英治疗阴寒证,结果病人出现食欲减退、倦怠、疲乏、出虚汗、面色苍白。感染灶并无好转之象。将蒲公英清热解毒的作用简单地看成能抗菌消炎而加以滥用,会产生不良反应。

欢迎您的点赞收藏转发和关注,谢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768487.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