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他8岁上中学,17岁考入中科院后被劝退?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他8岁上中学,17岁考入中科院后被劝退?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每年高考,都会出现一些网红学霸,比如以730分考入清华大学的杨晨煜,再比如在诗词大赛中大放异彩的武亦姝,这种款式的学霸,我们都称之为“别人家的孩子”。接下去我们要聊到的这个学霸,他叫魏永康,他算是一名神童款式的超级学霸,他8岁上重点中学,13岁考上重点本科大学,17岁考入中科院后,在读研三的时候却因为生活不能自理而被劝退,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情况呢?请耐心往下看。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家2岁的二宝刚起床,在哭闹个不停;而魏永康2岁的时候,基本上能认识一千多个汉字。我在和朋友讨论这件事的时候,有些朋友怀疑这传说中的神童是不是忘了喝“孟婆汤”来到这个世界,否则怎么会这么聪明……当然,这种说法有点玄幻,不过魏永康确实从2岁开始就开启了“开挂”一般的人生。

魏永康

在魏永康4岁的时候,他居然搞定了所有的初中课程……stop!四岁,有没有搞错?四岁的时候估计大部分人都在读幼儿中班吧,而小魏4岁时的知识水平居然和初中生旗鼓相当,这是一种什么概念?这让很多人羞愧到无地自容,神童的境界真不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所不能理解的。

小时候的魏永康,智商就是这么拽,所以通过一连串的跳级之后,8岁的魏永康就成为一名重点中学的学生。不过,8岁的魏永康虽然有中学生的智商,却没有正常中学生的生存能力:中学几年的生活,他基本上都离不开母亲的照顾:别说洗衣做饭扫地做其他家务,就是正常吃饭,都需要他妈妈喂才行;甚至连魏永康刷牙前要挤牙膏、洗头洗澡等事情,也都是由其母代劳。为了陪读,其母曾学梅甚至连工作都放弃了。

魏永康母亲曾学梅

在母亲曾学梅看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只要她的宝贝儿子把书读好了,其他的事情都交给老妈就行了……如此“心无旁骛”地学习,在魏永康13岁的时候,他“不负母望”考入湘潭大学,这是当时一所档次非常高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实现了望子成龙的心愿,其母曾学梅别提有多高兴了。当然一些媒体更是如猫闻到腥似的争相报道,神童之名响彻神州大地。

神童魏永康

当魏永康考入大学之后,其母曾学梅继续为孩子陪读到本科毕业,至于期间有没有再喂饭、挤牙膏、洗脸、洗澡,不得而知。不过据说这位母亲在孩子读大学期间依然对孩子百般呵护,魏永康的生存能力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在学习上,魏永康是没有任何问题的:17岁那年,魏永康考入中科院的高能物理研究所进行硕博连读。

溺爱

按照正常情况,魏永康前途不可限量,未来的路应该会越走越顺;但实际上,进入中科院之后的魏永康缺少了母亲的“陪读”,他基本上无法做到生活自理,大冷天穿单衣和人字拖上街对于当时的魏永康来说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被周围的人当作怪物一般的存在对魏永康来说如同家常便饭,考试时间忘得一干二净而挂科对魏永康来说是相当正常的事情……基于此,中科院对在读研三时的魏永康进行劝退处理。当听到儿子被中科大劝退的事情,其母曾学梅悲愤交加,怒不可遏:“我恨不得他死了才好!”

神童从“神坛”被拉入“凡间”,原因值得深思。从这件事,我们不难看出,魏永康成为神童,成也魏母,败也魏母:如果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培养其独立生存的能力,何至于出现这种让人唏嘘的“乌龙”?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父母对孩子情商的重视比智商的培养更重要,孩子的情商高了,自然懂得为自己的家人分忧解难,自然会在学习之余学一些对自己独立生活有用的东西。在这个社会上,学习拔尖的人可能是个人才,但除了学习啥都不会很可能就是个中看不中用的怪才,或者叫“废才”。

如果你是家长,你在家庭教育中,有没有注重孩子情商的培养和生存能力的提高呢?欢迎留言探讨。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767013.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