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即将来临之际,浙江衢州江山市中山小学举行了欢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军训,在军训中,小男生郑弈伯向老师发问:“我们都说祖国妈妈,那祖国爸爸去哪儿了?”
指导老师一时也找不到合理的答案,就对孩子说:“这个问题老师还没有想,等想好了再告诉你。”下课后,百思不得答案的老师将孩子的问题报告给了校长,校长毛伟琴随即组织全校师生对此作答,希望找到最让孩子信服的答案。
毛校长说,要尊重孩子的思考,不能敷衍孩子的问题。三天后,学校征集到了一百多种答案,有的说祖国爸爸给祖国妈妈买礼物去了,也有的说,祖国爸爸扛枪保卫祖国妈妈去了。一百多个答案既诠释了每个师生对祖国的爱与求知的执着,同时也对全师师生做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随后老师将全体师生的答案将给孩子们讲,让孩子们得出一个最合理最能让他们接爱的答案。
当初提问题的小男生也找到了令自己信服的答案,他兴奋地把自己得到的答案告诉他人:“因为妈妈让人感觉亲切,祖国也很亲切,所以我们叫祖国妈妈,祖国爸爸去哪里呢,祖国爸爸应该扛枪去保卫祖国妈妈去了。”
小徐老师看到这所学校老师和校长面对孩子天真的问题的做法,不禁为他们大大的点赞,保护并尊重孩子们的求知欲,带领孩子去探究每一个或天真或无用的问题的答案,这才是教育工作者应有的情怀,而孩子面对这样的教育,其求知欲和独立思考探究的精神才能被保护。
小徐老师小时候也经常问一些奇奇怪怪的问题,比如学《王二小》一课时,我问老师“八路军是谁?八路军现在还有吗?”老师说:“等你长大就知道了。”学了《看云识天气》,我问老师:“水是无色的,那云是水变的,为什么云有时是白色的,有时是黑色的?”老师说:“别竟问这些没用的,考试又不考!”但是那些问题却一直困扰着小小的我,在学校得不到解决后,我当时感觉学校也不过如此,学到的知识不过如此,老师也不是那么神奇,我和家长不知道的事,他们其实也不知道。
但是等小徐老师长大后,发现这些问题我都不再感兴趣。
多年后,小徐老师也当了老师,才知道我的老师为什么只回答和考试有关的问题,而不回答一些有趣但考试不会考的问题,原因这都是应试教育造成的恶果,而对教育来说,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呢?
一、教育的根本不应该仅是一味地灌输知识,而灌输知识的目的应该是引导孩子们做更深入细致的思考,无论孩子提出的问题多么天真幼稚,都是应该尊重并引导他们去找到令自己信服的答案,这才是教育的根本。
二、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保护孩子的求知欲,鼓励并尊重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即使孩子们提出的问题,不在考试范围内,这才是一个师者应该具备的情怀。
从中山小学校长和老师的做法,小徐老师感受到了教育的进步,看到教育经过漫长的发展,终于有学校不再仅仅以”应试“为目的,从老师到校长都能尊重孩子的思考,尊重孩子的问题并积极引导孩子们做更深入更有价值的思考,小徐老师心里感到暖暖的,这才是教育振兴的希望。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746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