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 日发现大规模稀土矿藏,足以供应全球消耗730年,仅中国有开采技术

日发现大规模稀土矿藏,足以供应全球消耗730年,仅中国有开采技术

由于稀土资源第一大国中国近年来严格控制了出口规模,全球性的"稀土资源危机"迅速蔓延。特别是美国、日本等西方国家,不遗余力地在全球寻找新的稀土矿藏以及替代资源,甚至打上了格陵兰岛的注意。不久前,日本公开宣布的一则消息让美国等西方国家喜出望外。根据报道,日本在其领海范围内发现一处超大规模的深海稀土矿藏,足以供应全球消耗730年。不过,很快就有相关专家泼出了一盆冷水。原来,这处超大稀土矿藏位于水下5458米,且不说深海采矿的高昂成本,就连最核心的采矿船设备技术,也掌握在中国手中。除此之外,也仅有中国具备完善的稀土工业链。综合来说,这处看得见、摸不着的稀土宝藏,也只能让西方国家干瞪眼了。

如同二战中石油在战略资源中的重要地位一样,近几十年来,随着人类科技的飞速发展,稀土在军事、工业、民用科技等众多领域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料,也得到了"工业黄金"的美誉。特别是稀土所独有的光电磁物理特性,可以和多种材料进行合成,成为特性一流的新型材料。因此,仅仅在军工领域,坦克、飞机、导弹所需要的特种钢材都离不开稀土。与此同时,在电子、激光、核工业、超导等前沿科技领域,稀土更是至关重要的润滑剂。对于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来说,失去了稀土矿产的供应,无疑是釜底抽薪,对于各领域产业带来严重的打击。

正是由于这种不可替代性,加上中国稀土产量占据全球85%,近年来美国等西方国家拼了命地寻求可替代材料及未被发现的新矿藏,但一直收效甚微。在这样的前提下,日本发现超大稀土矿藏的消息,无疑给这些国家打入强心剂。根据日本媒体的报道,这处稀土矿藏位于日本东部小笠原诸岛的南鸟岛海域。根据初步探测,在以该岛为中心的方圆2500平方公里海底,蕴藏着储量惊人的稀土矿,其中小岛西北方向的5000米海底,稀土储量就超过了1600万吨,足以供应全球使用730年。

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深海采矿一直是世界性难题,其面临的技术、成本困难至今没有得到完美解决。就以日本方面的海上采矿作业实力来说,目前最多能够开采海下100米深度的矿产。包括美国在内,由于长期依赖于海外进口,国内稀土开采产业基础基本为零。因此,面对这块十分诱人的稀土矿藏蛋糕,日本及西方各国都只能望海兴叹。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在深海矿藏开采领域具备世界一流水平。特别是有国产巨型龙门吊的帮助,我国深海采矿船制造技术飞速发展,已经建造出全球首款排水量达4.5万吨的深海采矿船。据悉,该船除了吨位堪比中型航母之外,还能一次性装载4万吨矿石,最大作业水深也达到了2500米,在全球独树一帜。目前,也仅有中国具备自主研发此类船只的技术能力。在国际市场 上,租用中国深海采矿船的成本达到200万元/天,依然供不应求。

与此同时,就在日本宣布发现稀土矿藏的同一时期,中国科考船配备的深潜器也发现了一处大型深海稀土矿。据悉,该矿脉面积达到了惊人的150万平方公里,位于太平洋公海,按照国际法,任何一个国家都有资格合法开采。当然,目前也仅有中国具备这样的技术实力。此外,数据显示,今年1-8月,中国的稀土出口总量仅为32827.5吨,同比去年减少了近6.3%。随着中国对于稀土资源的保护开采和限制出口工作不断深入,全球性稀土危机还将继续升级,西方国家焦头烂额。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712287.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