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中央门扩涵顶进“第一孔”将改为双向8车道

中央门扩涵顶进“第一孔”将改为双向8车道

耗时16小时,中央门扩涵顶进“第一孔”

将改为双向8车道,预计明年国庆前完工

南报网讯(记者 何钢 通讯员 姜炜)今天(9月27日)早上7点20分,随着中央门铁路桥东侧预制箱涵完整卡进铁轨下方,中央北路扩涵改造工程新桥第一孔正式安装到位,整体耗时16小时。记者从现场了解到,首孔为非机动车和行人通道。接下来,将正式进入主桥面拆除和箱涵顶进安装阶段。

中央门铁路桥始建于1968年,是中央门地区最早的立交桥,距离现在的中央门立交不足百米。由于建设年代较早,桥孔涵洞宽度有限,随着城市的发展,这里已逐渐成为中央门以北地区居民出行的最大堵点。今年4月6日,中央北路扩涵改造工程正式启动,项目将拆除老桥,建设预装式大空间箱涵新桥。

记者26日在中央门铁路桥下看到,头顶的桥面已经拆除,只剩铁轨,列车经过时的底板清晰可见。据介绍,为了确保铁路正常运行,数十名工人利用京沪铁路每天短暂的窗口期,顶高温搭设临时钢便桥将铁轨托起。在完成底部临时支撑柱建设后,将最东侧老桥面和一根桥梁拆除。26日下午,施工机械将土方和混凝土碎块清理完毕,下午3点50分,首个箱涵开始顶进。

建设单位南京城建集团所属建管集团项目负责人刘洋告诉记者,箱涵长24米、宽7米,为提前预制整体浇筑而成,总重量1300吨。在箱涵下端安装了6根液压千斤顶,每根可承受300吨压力。顶进开始后,涂满润滑剂的箱涵沿着水泥地一点点往前推进。虽然距离终点只有30多米,但1个小时也只推了7米。尤其是到铁轨下的黄土区,推进阻力更大。直到今天早上7点20分,第一孔才完全推进到位。

记者看到,箱涵的位置在原有人行通道的基础上向东移动了近10米,为扩大中间机动车道预留出了空间。箱涵推进后,顶部将铺满碎石,作为新桥面承载铁轨。底部砌筑夹层,用于归类安放原本错综复杂的管线。改造中还加大了排水管的直径,有助于消除过去遇暴雨涵洞排水不畅的问题。

扩涵改造后,中央门铁路下方将改为四孔箱涵,中间两孔为机动车道,通行净宽30米,双向8车道。整个工程预计明年国庆前完工,将彻底打通中央门“卡脖子路”,有利于铁北片区的路网完善和区域发展。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698171.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