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孩子被欺负,要避免无效沟通,试试这3种办法

孩子被欺负,要避免无效沟通,试试这3种办法

文|育儿精选课堂

侄子刚上一年级,最近每天总装两支新铅笔去上学,刚开始家人谁都没在意,认为孩子刚开学多准备一些文具没什么不好。但持续一周后,妈妈觉得不对劲,就问孩子:“宝贝,刚给你买的一桶新铅笔这么快就用完了?”只见孩子低着头不说话。妈妈准备再去追问的时候,孩子抬起头,两眼泪汪汪地开始大哭了起来。妈妈急忙安慰他:“有什么事,给妈妈说,妈妈不怪你。” 孩子才委屈地告诉妈妈,是班里的同学抢走了自己的铅笔。


其实,孩子在学校和同学之间偶尔发生一些这样那样的小摩擦很正常,但如果哪天孩子突然向你哭诉自己在学校被欺负,作为家长就应该引起重视了。看眼前的孩子这么委屈,如果再指责孩子,他心理肯定更难受。于是他对孩子说:“不要伤心了,我们一起想办法把你的铅笔拿回来好不好?”听妈妈这么说,孩子狠狠的点头。


孩子在学校被欺负之后,很多时候家长采取的方式并不可取,也不理智:

1、火冒三丈在微信群质问家长和老师

爱子心切,有些家长在听说孩子在学校遭遇不公平对待时,恨不得立即开启战斗模式,替孩子打抱不平。

常见的方式就是家长会在微信群里质问拿孩子东西的家长,质问老师对孩子为什么不关心,而这样在群里进行的沟通,一般都不会得到有效解决。原因一:你的突然发问,可能会让另一位家长在不明所以的情况下回复了显然没诚意的消息,而让你更加气愤,引发不必要的矛盾。

原因二:老师每天要处理很多班级事务,不可能关注到每一个同学,即便有些同学之间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她也不知道具体情况,一般只会在群里例行公事的回复家长,她会了解情况之后解决。

这样的冲动行为,不但没有及时的帮孩子把问题解决了,反而让全班的家长看了一场你的独角戏,实在不是明智之举。


2、不问原因,直接与其他家长开撕

这样的家长一般都是“护犊子”类型,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要别人伤害到了自家孩子,这样的家长就会生猛的过去开撕。不问清孩子整个事件的经过,就开始蛮横地去指责对方家长,这种处事态度会让对方不容易接受,很容易让事情变得更难解决,甚至双方家长闹得很不愉快。


3、去学校帮孩子“打报不平”

这种做法在我们小时候很常见,有人被欺负了经常能看到他奶奶去学校找老师,家长这种做法有些孩子能接受,有些就不能,适孩子而定。

其实孩子之间发生摩擦并不像成人理解的那么严重,在学校孩子经常会因为小事与其他同学发生摩擦,但当过去之后,他们又会跟没事人一样和好。所以家长遇事也不要过分干涉,只要点到为止就好,千万不要孩子之间没怎么样呢,家长处理得太过头,影响孩子今后在学校的人际关系。

家长怎么做才能有效避免这类问题的发生,平常怎么给孩子树立正确的观点呢?

1、杜绝家长“暴力“压制

这对孩子非常重要,长期受父母压制的孩子,当遇到被欺负的情况时,不能很明确地表达出不适,即使自己心里非常委屈,也不会表露出,只会自己默默忍受。所以,平时在家家长要给孩子充分的尊重,不要经常拿家长的”权威“让孩子唯命是从,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胆小懦弱,很容易就会成为霸陵的对象。


2、教孩子勇敢说“不可以”

在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应该教会孩子勇敢说”不可以“,只要是孩子自己不愿意的事情,他都有拒绝的权力。如果在别的同学抢他的玩具、文具的时候,孩子可以大声的说出不可以,既是保护自己物品的一种态度,也给抢东西的孩子一些威慑,这样东西就不会轻易被抢走。

3、教孩子学会表达情绪

很多孩子受到不公平对待之后,因为害怕忍着不说,或者默默躲到一个角落,不懂得把自己的情绪发泄出来,憋在心里对孩子的健康非常不利。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合理地表达刻情绪,可以通过语言、画画、肢体动作,情绪的释放可以帮助孩子快速化解心中的不满和伤心。

在孩子的成长道路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只要家长和孩子共同努力,相信这些问题总能迎刃而解,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694589.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