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rce: pixabay
近期国企改革显现加速迹象,伴随新特征出现。
7月底中央政治局会议基调重回“六稳”之后,货币政策及机制(LPR报价机制及降准措施)、财政政策(财政部官员表态全年减税降费规模或超两万亿1)、产业政策(尤其消费科技领域)、资本市场改革(QFII/RQFII放开、资本市场“深改12条”)等政策与改革措施密集出台,国企改革层面近期也动作不断,国资划转社保、产业集中及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行业和地方层面国企改革等进度有所加快,另外还有港股上市国企私有化等新特征出现。具体来看:
国资划转社保有望加速。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战略规划加快落实中,上周末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资委、税务总局、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全面推开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工作的通知》,明确了时间要求(具备条件的央企于2019年底、其他央企及地方国企于2020年底之前基本完成划转)、股权划出划入双方工作、划转责任主体要求、操作规范等。
在税费方面国有股权划转及接收过程中免印花税、过户费等税费,并规定所得税处理方式。
从目前进度来看,根据经济日报报道2,年底之前央企层面已经或计划落实59家央企划转6600亿元左右国资充实社保,部分地方(安徽、四川、云南、新疆等)已经或计划实施社保划转。
若按本次文件落实划转计划,粗略测算理论上今年年底之前央企层面的划转规模在3万亿元左右(2017年非金融央企净资产为16.2万亿元,金融企业(主要集中在中央)净资产为16.2万亿元,假设均按规定的10%划转比例测算,未考虑具备豁免划转资格或划转有难度的央企占比),至明年年底理论上共计落实约8.7万亿元的划转规模(2017年全国国企净资产规模87万亿元,未扣除公益类企业、文化企业、政策性和开发性金融机构以及国务院另行规定的不在划转范围之内的企业)。
我们预计未来国资划转社保进度有望加速。国资划转社保是国企改革值得关注的进展之一,有利于多元化国企股权结构、改善国企治理结构、补充社保体系资金等。
增强三个领域的产业集中度,并加大国资退出一般性竞争行业力度。
据媒体报道3,上周国资委官员表态国资委将持续推进国有资本布局的不断优化,把产业集中到涉及国家安全、国计民生以及前瞻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三个领域之中。
一般性的竞争行业(如部分偏中下游的食品饮料、家电、纺织服装、商贸零售、餐饮旅游、传媒互联网等),国资要加大退出力度。
目前在国民经济的290个门类中,国有企业布局所涉及到的门类仍高达280多个,不能适应中央的战略需求。我们预计未来国资有望有序退出一般性的竞争行业或者是从战略性管控型投资转变为一般性的财务投资。
地方政府及产业层面的国企改革进度加快。
从地方层面来看,9月5日上海市政府官网发布《上海市开展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的实施方案》,9月6日上海国资委更新发布《上海市国资委关于印发市国资委监管企业分类名单的通知》。
根据方案精神,2022年上海将在国资国企改革发展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系列成果,竞争类企业基本完成整体上市或核心业务资产上市。近日上海个别地方国企开展资产重组并引发投资者广泛关注。除了上海之外,深圳、沈阳近期也在开启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
从产业层面来看,军工的国企改革近期较为活跃,包括电科系的资产资源整合重组、南北船的重组进展等。
近期港股国企私有化案例增多。
最近一段时间,港股市场上的私有化案例再度有增多迹象,特别是一些国企。这其中有一些成功,有一些失败,还有一些正在进行之中。
港股私有化的原因一般包括公司长期的战略选择、避免同业竞争、节省维持上市所需费用、股票流动性有限、估值与股价低迷等。
在国企改革的背景下,随着国企考核指标与激励目标的调整,如考核归母净利润、实施股权激励等,国企大股东、母公司或管理层的行为更加接近真正的股东应该有的行为。
在这种背景下,国企大股东、母公司或管理层的行为可能比此前更加看重公司的股价高低、对股东的回报或者归母净利润的大小等指标,从而会使得在条件具备的国企采取私有化、回购等资本运作来优化股东回报。
往前看,2020年是国企改革阶段性成果检验之年。
2015年8月发布的国企改革“1+N”体系中的纲领性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国企改革的目标是,到2020年,国企改革要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更符合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国资管理体制、现代企业制度、市场化经营机制,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
除此之外,2020年也是国企改革几项重点工程需要取得阶段性进展的关键年份,包括1)企业层面的国资划转社保工作要在2020年底以前基本完成;2)2020年是2018年开启的“双百行动”(具体内容请参考我们在2018年8月发布的《国企改革系列(24):关注国企改革“双百行动”》)最后一个落实年份。涉及400多家试点国企,根据中证网7月份的报道4,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相关负责人在国企改革“双百行动”媒体通气会上表示,目前“双百企业”已累计完成改革任务2524项,占全部改革任务的31.24%。
自下而上挖掘可能受益国企改革标的。
从资本市场角度,随着2020年的临近,市场对于国企改革的整体关注度有望逐步提升。未来可关注对重点区域及产业的驱动效应,个股层面上建议关注前期预期低、估值不高、基本面尚可、未来有望受益改革预期的企业。
1. http://news.cnstock.com/news,yw-201909-4432614.htm
2. http://www.sasac.gov.cn/n2588025/n2588139/c11788110/content.html
3. http://www.chinanews.com/cj/2019/09-19/8959901.shtml
4. http://www.cs.com.cn/xwzx/hg/201907/t20190731_5973531.html
来源:中金公司研究部2019年9月22日发布的《国企改革系列(27):新进展,新特征》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694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