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体育 > 希丁克时期选人疑似受经纪公司操控,留洋球员借国奥“镀金”

希丁克时期选人疑似受经纪公司操控,留洋球员借国奥“镀金”

上周六,山东鲁能与上海申花的比赛的预备队联赛,约有两百余名球迷来到鲁能训练基地,观看这场比赛。他们站在靠近球员出口的看台上,希望能再见一眼郝伟。

令人遗憾的是,已经成为国奥新任主帅的郝伟,在当天上午就离开了山东前往新岗位报到。

用鲁能球迷的话说,郝教练此行是“勇挑重担”。眼前的这支国奥,时间紧任务重,何况希丁克下课后,球队被媒体报道出来的种种乱象,更是球迷担心郝伟会有“ 浑水”的风险。

对于新帅郝伟而言,提高球队实力,他更需要将这支年轻的球队从舆论的风暴中解救出来。

希丁克执教国奥时期,球迷对荷兰老帅最不满的,莫过于他的选人标准。在得知老帅很少去现场考察适龄球员之后,球迷才恍然大悟为何联赛中初显锋芒的年轻球员没有入选国家队,如鲁能的段刘愚、上港的魏震和申花的丛震等人,有的被中途弃用,也有时隔许久才得到征召。

另外,希丁克似乎对留洋球员颇为信赖,在国奥征战“土伦杯”时,他招入了像蒋泽军、程辉、吴少聪这样的海归球员。蒋泽军效力于葡萄牙第四级别联赛,程辉效力于西班牙第五级别联赛,吴少聪租借去J2联赛球队京都不死鸟后并没有获得上场机会,后转会至广州恒大也只能在预备队联赛中登场。

如果说希丁克不关注国内联赛,那么选拔这些海外球员或许是“合理”的。由于缺少海外低级别联赛的录像,留洋小将实力几何总带有神秘的色彩,球迷们也只能相信“神奇教练”希丁克的判断。

不过,从比赛的过程和结果来看,大部分的海外球员并没有给人带来惊喜。与此同时,圈内已有知情人士表示,希丁克在任时期,国奥队的选人流程受到了经纪公司的操控。

有圈内人士曾表示,经纪公司在葡萄牙与某低级别俱乐部合作,并将国内的年轻球员运作至海外。给年轻球员们完成留洋“镀金”之后,再将他们选进国字号进行下一轮“包装”,随后高价卖给国内俱乐部。

其中提到的葡萄牙联赛球队,指的便是贡多马尔——这支第三级别足球联赛球队在四年的时间内,为中国足球U18至U22的队伍,输送了超过20名国脚,然而真正打出名堂的球员却屈指可数。这也不免引起外界的质疑,疯狂“造星”的背后,国字号教练团队和经纪公司之间是否存在某种互相依托的关系。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688557.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