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黄小米
一般观众对陈道明的印象是低调沉稳,大辩若讷,虽然他的电视剧角色要火得多,但我们不会把他和所谓的电视剧「老戏骨」们归在一起,总觉得他可以比肩中国建国以来最好的电影演员,和他同一辈的中国顶尖男演员算起来不会超过五人。
大众印象里陈道明的定和稳有一种吸引力,接近英文中的charisma,这个词勉强翻译成魅力,但魅力的范畴似乎更大,包括偏向性感的吸引力,而charisma因其宗教来源,指的是让人臣服的吸引力,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将这个概念引入现代语汇来阐述权力和支配的关系(马上就要说到陈道明了)。
具有charisma的人与其说是吸引人爱慕他们,不如说是让人不自觉地敬他们,陈道明是中国银幕上最有这种气质的男演员。这跟他多年来准确的自我认知和角色选择很有关系。
陈道明的角色其他人能不能演好?帝王类的刘邦、溥仪,甚至他的经典角色之一康熙多半都找得到不差的替代,毕竟帝王戏对中国男演员来说,就像《天鹅湖》对于芭蕾舞者,跳久了总会碰到。
皇帝也是很多人的「梦之角色」,从戏曲到影视那么长的传统,那么多珠玉在前,即便不能独辟蹊径,几乎也很难完全失败,据说姜文就一度是康熙一角的首选。
现代剧如《黑洞》里的变态大佬聂明宇、《中国式离婚》里身陷婚姻难题的宋建平当然是都是成功的演绎,陈道明给了这些角色自己的诠释,成了他的代表作,但由其他人来演的话会演出别的感觉和风格。
《黑洞》(2001)
《围城》里的方鸿渐也许在当年很难找出第二人选,但这个近代小说史上的小知识分子代表人物在其他影视作品中再也没出现过,无从比较其他人的演绎,更不要忘了整部《围城》电视剧从制作到收视率都是中国电视史上算是可一不可再的孤例,陈道明1999年主演了老舍小说改编的《二马》,观众接受度就差强人意。
其实在同一代一线男演员当中,陈道明不会比葛优更无可替代,这不是说他没有特色,而是我们影视作品的角色当中,「方鸿渐」其实非常罕有,观众熟悉的生旦净末丑诸类型里,总要往其中之一靠一靠,角色太过另类,即「不接地气」,怕没有观众缘。
《围城》(1990)
到了陈道明这个段位的男演员,尤其还留在电视剧圈的,寥寥无几,他要拍什么,几乎不会有竞争对手,很难揣摩陈道明的接戏标准,他的确选到了很多制作精良的作品,但哪个演员不想选择优秀的制作班底优秀的剧本呢?
陈道明自己说过他并不是什么都演的,我猜他也知道很少有角色非他不可,换句话说,大部分角色都看着眼熟,很多人演起来都差不多,因此他十分注意筛选角色,演员是被动的,但看起来陈道明一直在可能的范围里主动选择能定义自己的角色,很少勉强自己在没感觉的戏里熬着。
陈道明在接受杨澜采访时说自己很幸运,杨澜提醒他没有人可以幸运这么多年,言下之意觉得他谦虚过头,不肯承认有实力,陈道明反驳多少好演员一辈子都是龙套,他不是谦虚,他是明白人,并不会因为外界的赞誉就觉得自己什么都能演。
从结果看,他的成功角色都看得出作为演员对剧本的补充或深化,除了清楚知道自己的喜好,更应该是对自己能力相当有数。我们从小被教育要有自知之明,但其实很难做到,眼高手低或相反,才是大部分人的常态,况且名演员面前的诱惑可想而知,陈道明也没少演《英雄》里秦始皇之类的客串型平面化角色,但可以想象他放弃的这类角色只有更多。有自知之明的人,会让人产生敬意,因为我们自己做不到。
《英雄》(2002)
「气场」这个词语现在被滥用到我们已经不知道究竟指什么了,陈道明的一类经典角色可以算是「气场强大」的同义词,像康熙爷。放在《康熙王朝》的制作年代来看,二月河小说改编的这一系列清代帝王剧是对整个九十年代戏说清宫戏的反拨。观众看腻了插科打诨、谈情说爱的皇帝,渴望来点严肃的历史娱乐。
只要比较《康熙王朝》中陈道明的康熙和斯琴高娃的孝庄,就会发现后者是带着「气场强大」的预设在演的,她演的是个传奇故事里的角色,符合观众期待,就像戏迷等着听经典唱段,一声「好」字已经在嗓子眼,就等着演员发挥正常了,陈道明演的康熙,看得出他不想给观众轻易叫好的机会,而是努力挖掘康熙作为一个人的微妙之处。
康熙怒斥群臣那场戏是最舞台化最外放的,并不代表陈道明在这部五十集的电视剧里大部分处理方式,偏偏成了观众记忆最深的段落,老观众都记得那句「咱们这儿烂一点儿,大清国就烂一片」,现在这一段更成了B站人气鬼畜视频(据说二倍速播放效果更佳)。
陈道明的演说家才能,在《我的1919》里已经给我们展示过,其实公众人物公开演讲都是一种表演,演说者是在扮演一个「人设」。
《我的1919》(1999)
陈道明等于在演一个表演的人,演说不是背诵,是随时捕捉听众的反应,每一句话都在操弄听者的情绪,康熙整场戏的表现,从手足无措,到痛心,再到威慑,效果十足,成功作用于群臣的羞耻心,也给君主带来了道德上的自我肯定。
而康熙在孝庄和苏麻喇姑灵堂嗑瓜子的段落,是这部高潮迭起的剧集里不太戏剧化的一场戏,却是最人性化的一场戏,陈道明演出了一个卸下所有伪装的康熙,重复的动作充满疲惫和痛苦,以及噩耗初初传来时带给人的短暂麻木。
比起观众期待中就气场强大的角色来,陈道明还是对《黑洞》里的聂明宇这种要靠演员逐步揭露的腹黑变态更游刃有余,据说陈道明给聂明宇设计了很多生活细节,在贴满奖状的密室拉手风琴,斯斯文文戴着眼镜,一身黑,平常爱戴口罩,爱喝矿泉水等等。让人想到乔布斯等造型简朴的大企业家,在穿着饮食方面坚持同样的选择,把精力和脑力留给其他重要选择。
《黑洞》(2001)
聂明宇这个角色大概是新世纪以来电视荧屏上最让人着迷的奸角。知识型罪犯(或警察)历来属于有魅力的虚构角色,但和反转曲折频繁的警匪片相比,《黑洞》因为有陈道明的聂明宇,成了一部深刻的人物肖像。我不知道陈道明演聂明宇的时候有没有想到《教父》里阿尔帕西诺演的迈克。
聂明宇和迈克都清醒地看着自己成为魔鬼代言人,都有个势力强大但想拼命想摆脱的父亲,区别是聂明宇走到父亲的反面,迈克则不得不变成父亲的接班人,他们都觉得世界欠自己很多,是真正地亡命之徒。聂明宇的头号手下张峰则像《教父》里迈克的大哥桑尼,不在意手指沾血,也比聂明宇更惜命,更懂得享受俗世生活。整体而言,《黑洞》里的一票反面角色比正面人物要精彩太多。
陈道明另一个经典角色和气场几乎绝缘,那就是电视剧《一地鸡毛》里的那个在家庭和单位都重重受困的小林,按照剧中徐帆饰演的妻子的话说:「你不就是个市民嘛」。小林大学毕业,从自外于庸俗人事到成为标准的体制中人,剧中的陈道明是个标准的小市民,打着小算盘,疲于应付身边人。
《一地鸡毛》(1995)
陈道明不止一次演过委屈的丈夫,电视剧《手机》里在外八面玲珑的电视台总策划在家只能对老婆陪笑脸,《围城》里的方鸿渐婚后对变了的孙柔嘉毫无办法,《冬至》里一开始本分的银行职员一直被老婆嫌弃没本事,《中国式离婚》和《二马》里的丈夫也都有个难以对付的妻子。但都没有小林这么透着窝囊气。
如果说小林在单位里还能抖几下机灵,在徐帆扮演的连珠炮妻子面前就只剩下唯唯诺诺了。神奇的是,陈道明倒没有被类型化,很多人并不知道陈道明还演过这么个如蝼蚁般的小市民。
近年来陈道明在两部电影里贡献了教科书级表演。一个是《唐山大地震》里的王德清,另一个是《归来》里的陆焉识。
陆焉识的时代悲剧理应是要赚人热泪的,陈道明演来,让人想到陈丹燕写一位在文革中受苦的老人时使用的形容:「脸上像被人踩了一脚」,陆焉识全片都没什么情绪过于激动的表示,对于命运的恶意,他没有余裕去思考,火车站被捕那场戏,可以列为张艺谋近年来最精彩的一场戏之一,巩俐的角色还有抗争流血,陈道明的角色从躲躲藏藏到无助逃跑,再到最终落网仰天长啸,完全不讲一句话,却让人感觉惊心动魄,感受到人的尊严是那么脆弱,那么不堪一击。
《归来》(2014)
《唐山大地震》里陈道明虽然只是配角,且人物本身不算有什么特别,但他这个养父出场的几场戏几乎都让人印象深刻,有陈道明的每一个镜头都仿佛让时间变慢,每一秒的表演都传递出大量信息。王德清到学校看养女,是为了带去妻子病危的消息,但观众看他和女儿寒暄聊天,直到那句「不大好」之前都看不出他其实满腹心事。
《唐山大地震》(2010)
王德清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中国父亲,隐忍之后往往有短促的爆发,很快又被自己压抑住。在妻子病房外面,他只是转过身去压抑地哭泣;他到操场教训始乱终弃的女儿男友,在动手之前先冷静地把军装脱了,打完人以后也没有缠着对方不放;杳无音讯的养女终于回家,他把对女儿的埋怨都按下不表,直到女儿说不联络他是为了怕他担心,他才终于忍不住了:「我天天担心!」这些戏当然都是戏剧化的,但可以想象由不那么收放自如的演员演来,很可能滑向煽情。
很少人会认为《少年包青天》第一部里的八贤王是陈道明值得骄傲的代表角色,但不得不说这是他最有观众缘的角色之一,在这部当年的古装偶像剧里,陈道明的「颜值」不输给正值青春年华的聂远(和周杰),近年他来偶尔客串一下《我的前半生》还能靠脸圈粉。
《少年包青天》(2000)
《我的前半生》(2017)
和「卖相」相比,陈道明的肢体语言更能体现他作为优秀演员的基本素质。「身段」历来是我们评价戏曲演员的论影视表演的标尺之一,舞台演员一刻也离不开肢体表演,影视演员则受限或「受惠」于镜头的框框,演员不是只有脸在演戏,至于「换头」操作更是贻笑大方,《无间道3》里的「影子」、《建国大业》里惊鸿一瞥的阎锦文都动作凌厉爽脆,相比之下《围城》里的方鸿渐,哪怕是边说话边走路,都多出很多琐碎的小动作。
《围城》(1990)
《中国式离婚》里宋建平的动作一直收敛谨慎,就算后来在压力之下到舞厅一个人闭着眼乱扭,也好像怕打扰别人,动作幅度有限,可见此人心理包袱之重。立体的人物当然包括言行,只是很多演员以为演一个人只要讲好台词就行了,更遑论不少人连台词都不行。
《中国式离婚》(2004)
陈道明是这样没有短板的演员,以至于他久没有优秀作品的时候,我们会觉得是影视行业本身出了问题。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679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