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加强学习类软件省级审查
推行黑灰白名单和红黄牌动态管理等制度
本报讯(记者 刘盾 通讯员 张志立)近日,广东省教育厅公布首批共52款中小学校园学习类APP白名单。此前,广东省教育厅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广东省面向中小学生校园学习类APP管理暂行办法》,打出治理组合拳。
针对学习类APP跨地域特征明显这一现实,《办法》提出,广东省学习类APP内容审查工作由广东省教育厅牵头,省级部门负责实施,不需要各地市、县(市、区)、学校和机构再逐级审查。这大大减轻了各级相关单位的工作负担。
学习类APP的后续监管也很重要,《办法》实行事前审查登记、后续动态监管。广东推行校园学习类APP黑灰白名单和红黄牌动态管理等制度。白名单不代表一劳永逸。《办法》畅通举报受理渠道,发动广大学生、家长成为动态监督员,把校园学习类APP监管置于阳光底下。
《办法》还率先“破冰”属地管理难题。由于很多学习类APP注册地、服务器不在广东省内,按原来的监管模式,工作难度大。经调查,APP主办者最重视的是市场占有率。广东现有1600多万名中小学生,市场规模庞大。一款APP若被列入白名单,意味着可以在全省推广;若被列入黑名单,将面临失去整个广东市场的风险。广东牢牢抓住全省市场体量这一监管利剑,强化省级统筹,把注册地在外省、无法实现属地管理的校园学习类APP都纳入黑白名单,一并纳入管理范围。
《中国教育报》2019年07月06日第1版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66241.html
赞 (3)
打赏 微信扫一扫
班主任提醒:千万别让孩子在暑假里,养成这7个坏习惯
« 上一篇2019-07-08 09:30:53
高考最“艰难”的省份,500分过不了本科线,600分只能去二本
下一篇 »2019-07-08 10:5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