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孩子上学和以前真的是太不一样了。以前,父母把娃送学校去基本就不用操心、不用管了。可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老师和家长沟通的渠道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电话了。
现在只要娃一入学,基本上各种群就开始了,什么家长讨论群、作业群、师生交流群、各科交流群……就像我,女儿刚上三年级,算下来已经进过几十个群了。当然这些群也在不断地解散、不断的重组。进的群多了,自然也就关注得多了。例如在作业群,做父母的就会不停地查看是否有新的作业;在交流群,就会看看大家在聊什么,更重要的是看别家的娃是在如何学习;在生活群,大家就会格外关注老师发的照片,如孩子中午是不是睡觉了、中午在小饭桌吃的什么菜、照片上是不是有自己家的娃……
其实办理这些群的初衷,可能是老师希望更便于和大人沟通。可演变到最后,有些事情却变了味。尤其是一些家长的做法,实在是“不讨喜”。但是这些家长往往还是乐此不疲地坚持。
第一种:总爱在群里显摆自己的孩子
为了得到老师的关注,有些家长总是喜欢在群里显摆自家的孩子。比如这位家长,孩子背诵的作业,背完了非得发一条语言到群里,让老师听。老师是听到了,但是所有的家长也都不得不听了。另外这位家长还喜欢晒孩子写的字、学习的小视频,弄得这个群就像单给她一个人开的。结果很多家长都不乐意了,碍于面子大家都不好说什么,但是一到家长会,这位家长一报名,其他人都自动闪到一边了,大家谁也不愿意跟这么爱显的人坐在一起。“
第二种:利用孩子给老师拍马屁
当老师的其实挺辛苦,整天对着一群不懂事的娃,也是蛮累的。因此到了节假日,家长送上自己真诚的祝福,也是应该的。但是在群里,总有一小部分家长,喜欢借机给老师拍马屁,而且还是利用孩子。比如这位妈妈,教师节到了,其他家长都是送上几句祝福的话,表示下感谢。这位妈妈却总是让孩子出面,有时候是语言感谢老师,有时候是短视频发祝福。听听孩子说的话,大家都明白,这些是家长提前教好的,不然一个几岁的娃,怎么能说出那么些深情的话呢?于是有些家长虽然并不认同,但为了增加老师的好感,只能模仿这位妈妈,也让孩子出面祝福,可孩子是不是真心,就很难说了。
第3种:总爱挑头的家长
有些家长在群里异常活跃,仿佛一天到晚就是忙活着这个群,一会帮着老师采购学习用品、一会协助学校准备演出服装,一会又让大家出钱购买各种课外读物。其实这些凡事“爱出头”的家长虽然热心,但是其他人却未必领情。因为涉及到钱财,又是汇拢到自己腰包,即便没赚钱,其他人可能也会觉得这里面有猫腻。不然每次都挑头办这些事情是为什么呢?再说了,这些可买可不买的东西,有些家长即便觉得没必要,也不要在群里拒绝。虽然不乐意,其他人还得对这些“热心”的家长表示感谢。
第四种:借助其他家长获得老师赞扬
在群里还有一类很热心的家长,每次大小活动,都喜欢组织。在群里找参加的人,老师们在群里不说话,但是大家都明白,老师都在看着呢。所以为了让自己表现的积极一点,即便不愿意也会硬着头皮参加。活动过后,老师最感激的不是参加的这些家长, 而是组织这场活动的人。所以这类家长总能借助这些活动出风头,让老师感激自己的同时,也会对自己的娃更好。
其实呢,手机里的家长群虽然是虚拟的存在,但也是一个小小社会,大家彼此看不到彼此,但作为孩子家长,你发的每一条信息就相当于“为自己代言”了,所以还是不能太任性,能低调就尽量低调,真正需要发挥力量的时候也不要躲闪,总之家长群就是一个老师和家长沟通的平台,老师为主家长为辅,这一点是不会变的。
END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655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