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给所有爸妈安利这部综艺。
整个下午,看了一档日本的真人秀综艺《初遣》,将近三个小时,笑着笑着就哭了,眼泪流了一次又一次。
“初遣”是日本的一种教育文化,就是孩子没有大人陪伴第一次独立出门做事。这档节目在日本已经录制了29年,记录了2000多个孩子第一次出门的故事,主角都是2-7岁的孩子,最小的孩子只有1岁11个月。
你可能跟我最初一样,根本无法相信只有三四岁的小朋友没有父母的陪伴可以一个人去超市、坐公交、买东西、办事。
但是看完这些故事你会和我一样感慨:孩子的力量真的超乎我们的所有想象。
1
“我是哥哥,也是爸爸。”
夏日炎炎的公交站上,4岁的哥哥柊哉带着2岁的弟弟奏哉在等车。
妈妈在远处的山坡上,看着他们小小的身影。
第一次出门,哥哥要带着弟弟去给爸爸买花,买乌冬面和咖啡。
爸爸在弟弟出生后不久出意外去世了,留下了母子三人。
爸爸刚去世时,妈妈每天晚上在弟弟睡着后一个人躲在阳台上哭,陪在妈妈身边的,是只有2岁的柊哉。
柊哉成了妈妈的依靠。他会帮着妈妈照顾弟弟,照顾家里,因为有他的陪伴,妈妈变得坚强了。
不知道从哪一天起,她在心里告诉自己:“我以后绝不会再哭了。”那之后,妈妈再没有在孩子面前哭过。
带着弟弟出门,目的地在离家十几里之外,2岁的奏哉还不会说话,上公交车都要用手爬,柊哉一路上很紧张地看着车站。
弟弟在一旁睡着了。
车到站了,柊哉轻轻地拍着奏哉的脸,叫他下车。
窄窄的甬路,只能一前一后地走,弟弟跟着哥哥,听哥哥的话走着“有洞的路”。
突然,一直跟在柊哉身后的奏哉大声地喊了一声“哥哥!”
“奏哉你会说哥哥了吗!”柊哉回过头兴奋地大喊,那是奏哉出生后会说的第一个词。
第二个词是他想去拉哥哥的手,喊出的“手手”。
花店里,柊哉给爸爸买完花,也给妈妈挑了一束。
他学着爸爸生前给妈妈买花的样子,让店里的叔叔系上粉色的蝴蝶结,“要包得可爱点啊”。
在给妈妈和爸爸的留言卡上,4岁的柊哉用歪歪扭扭的字写上了“谢谢”。
回来的路上,兄弟俩都睡着了。
看着妈妈走上公交车抱起熟睡的孩子,有一种酸楚,也有幸福。
妈妈:“为什么想买花送我?”
柊哉:“因为想让妈妈开心。”
妈妈:“谢谢你。”
被温柔爱过的人,会用同样的温柔对待世界。失去了爱人的妈妈,拥有了世上最好的守护天使。
2
哭了一路的女孩
这个看上去有些“杀马特”、连主持人都觉得不靠谱的年轻爸爸,其实是一个工作优秀的渔夫,他的工作很辛苦,每天日出前就要出海打渔,妻子有时候也会帮忙。
母亲节这天,想给妈妈买康乃馨的女儿浬爱接受了爸爸的初遣任务:买菜,买花,取蛋糕。得知要一个人出门,3岁的浬爱害怕得哭了。
在爸爸的鼓励下她终于站在了路口,爸爸叮嘱她一定要注意安全,在她的口袋里塞满了糖。
浬爱是哭着走的,爸爸蹲在她身后,告诉她“要看着前面,不要回头看,回头的话会觉得寂寞的。”
爸爸说,蹲在那,是害怕自己如果站着,会忍不住去抱住女儿。
浬爱一直在哭,但是她的脚步一直没停。
她去菜店买了菜,去花店买了给妈妈的五朵康乃馨,去蛋糕店拿送给妈妈的蛋糕。她流着眼泪告诉花店的阿姨“一个人很孤独”。
走出花店时候哭着喊“妈妈”,难过的时候掏出一块爸爸塞在口袋里的糖,糖纸还懂事地放回到口袋里。
流着眼泪也要向给自己加油的陌生人说“谢谢”。
手里的东西越来越重,她却一步没有停下来,即便一边哭着,也一边在向前走。
泪点在浬爱终于看到爸爸的那一刻。
她加快了脚步喊着爸爸开始放声大哭,而爸爸还保持着浬爱离开时的样子,蹲在那里,在看到女儿的那一刻眼泪哗啦啦地流下来,用粗糙的双手掩住了眼睛。
这一幕,演播室的主持人和嘉宾都流下了眼泪。
“这不是办到了吗?浬爱。”
这句话,是说给女儿,也是说给爸爸自己。
每一个离开父母走在路上的孩子,或许都不知道,那个在原地守候着的、最爱你的人啊,偷偷地为你流了多少眼泪。
3
“相信是力量,守候是爱”
3岁6个月的小智是个很“酷”的女孩。
爸爸开了一家铁板烧料理店,她常常来爸爸的店里,不是来玩,而是工作。
她会收拾餐具、摆放碗筷,整理坐垫,跟爸爸一起亲手做章鱼烧,做得像模像样。(很感慨,我们身边常常是六七岁的孩子还被告知离厨房远一点。)
要试吃的新口味章鱼烧原材料没了,爸爸要在店里看顾,小智必须自己去超市买食材。为了这次初遣,爸爸提前准备了可以变成拉杆箱的书包,还给小智做了一面印着“谢谢你为我停下来”的旗子。
拎着拉杆箱走到门口,小智变得很纠结。她小声地说“一个人去不了。”爸爸看出了女儿的害怕,蹲下来耐心地安抚她,小智哭了,说“想和爸爸去。”
爸爸一直在耐心地鼓励她,“这是小智的工作啊。”
为了让小智有勇气离开,爸爸安抚她之后借口要回去工作离开了,小智站在那里,崩溃大哭,哭着跑回料理店找爸爸。
爸爸温柔而坚定地安慰着她,“这是工作”。终于,小智抹着眼泪出门了。
看着女儿小小的身影消失在马路的那一头,爸爸那一声“小智,路上小心!”里藏着多少复杂的情感。
看着女儿的背影,爸爸努力地笑着。
就那样,爸爸站在那,小智抹着眼泪离开了。
让人感慨的是,离开爸爸的小智,一路小跑着奔向超市,在超市里,推着跟自己身高差不多的购物车,买到了爸爸交待她买的所有东西。
背包太重,她就拉开拉杆拖着回家。
她一次都没有哭,一次都没有停下来。带着“像是把坏人都打败了凯旋归来”的神情出现在爸爸的视线里。
这个酷酷的3岁女孩在完成任务后告诉爸爸,你还没有说“谢谢你帮我买回来”了呢。
很喜欢节目组在小智离开爸爸时说的一句话——
“相信即是力量,不过守候的是爱。”
对于偷偷藏起眼泪的父母来说,有勇气微笑着放手的你,给孩子做了最好的榜样。
看节目的时候我一直在想,那些看到自己的孩子一个人在路上时的父母,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他们的确会漏洞百出,他们会说哭就哭,迷路,忘记任务,买错东西,把2岁的弟弟留在后面自己去超市买东西(真的很危险)……
这是我们预料得到的。
但我们预料不到,他们那么害怕还是坚持完成了任务。
他们会彼此照顾,克服恐惧,会摔倒了爬起来说没事,会全力以赴拎着重重的采购品,会认真地向陌生人说谢谢,会忍着委屈回到家才掉眼泪。
在我们的看不到的地方,孩子突然变得陌生,那种陌生,叫做“长大”。
朋友6岁的儿子第一次独立出门参加夏令营,第一天、第二天跟妈妈视频连线,儿子都哭了。
老师告诉朋友,孩子表现得很好,可能是因为第一次离开家想妈妈。从第三天开始,儿子不哭了,每天开心地跟妈妈分享旅途见闻,兴奋不已。
朋友看着老师发过来的视频,儿子跟小伙伴一起购买门票、组织参观、吃饭做游戏,当妈的噼里啪啦地掉眼泪。
她说那种感觉很复杂,好像儿子终于长大了。
很多时候,成长是一瞬间的奇迹。而我们,都在为这一瞬间做着努力。
4
推荐这个节目,不是建议每个父母都让三四岁的孩子一个人出门。
事实上,节目组配备了20多个工作人员扮演路人随时保护孩子,面对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
看节目的时候常常会感慨,这些小孩子惊人的生活常识,让我不断自省:有没有教给孩子足够的生活常识教育、处理问题的能力、与人交流沟通的本领甚至随机应变的智慧呢?
我们要做的、该做的还有很多。
在孩子多大可以独立出门这件事上,并没有标准答案,这个节目最大的意义,是它让我意识到,真正以一个独立的个体去看待孩子,需要做好初遣准备的,除了孩子,还有我们。
孩子终会离开我们的庇护,独自面对着这个世界,他们会害怕、不舍、抗拒,但终有一天,他们会从容、强大、自由自在。
就像那句台词所说的,“相信是力量,守候是爱。”
学会放手是相信,也同样是爱。孩子,我们一起加油。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638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