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国家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其中总共有十一个国家,与中国接壤的就有缅甸,越南、老挝三国。如果说起东南亚国家对中国的称呼,还得提起一个伟大的皇帝,那就是秦始皇。现在东南亚诸国对中国的称呼,多少都与秦朝有点关系。首先来看有代表性的缅甸。
缅甸语称呼中国为“德祐”,如果对缅甸语熟悉的朋友可能知道,这个称呼与缅甸语的另外一个词语是一样的读法,那就是“同样”。所以可以猜测,这个称呼的背后应该是缅甸人第一次见到中国人的情况,当第一次见面,缅甸人可能认为中国人跟他们长得一模一样,所以才有了“德祐”这个称呼。后来,随着文字的书写形式改变,虽然书写跟当初不一样了,但是读音基本是一致的。在缅甸,对于中国人还有另外一种称呼,叫做“瑞苗胞波”,这个称呼可以理解为一种尊称,表达的是中国和缅甸的友好关系。因为在缅甸语中,“瑞苗胞波”有“亲戚”的意思。
其次再说一下泰国。泰国语中,对中国的称呼音译过来就是“昆真”的意思。昆真的泰语写法为“Kon Jin”,想来”jin”应该是跟秦朝有关的,有“秦”的意思。这个其实很好理解,毕竟泰国早在二千多年前的秦朝就和中国有交往了。还有一个代表性的国家是印度尼西亚。对于印尼的印象大概就是那两次著名的排华事件了。那么在印尼语中对于中国人是怎么称呼的呢?在印尼的官方报刊电视台中,对于中国称为“支那人民共和国”。可见这龟孙子比日本人还可恶,毕竟在二战后,美国就要求日本政府不得在公开场合称呼中国为“支那”,而印尼这个小国家还敢在公开场合这样称呼。
此外,老挝称中国为“Chin”,想来还是跟秦朝有关系吧。古代的越南称呼中国为“北朝”,这个很好理解,毕竟越南在中国南方。柬埔寨由于跟中国关系比较好,所以称呼也很友好,叫做“chen”,对于说中国话的中国人,在柬埔寨的地位很高,他们很尊敬的称呼为“老板”。菲律宾称呼中国为“Tsina”,意思是跟英语“China”差不多。至于以华人居多的新加坡,会说汉语的都称“中国”,不会说汉语的就叫做“china”。东帝汶的话,称中国为“xina”,或许是根据闽南语演变过来的,由于不会说闽南语,所以不太清楚。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629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