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哑铃妈妈
同事老张的女儿宁宁,今年开始上中学了。她考上了一所著名的重点高中,大家都觉得这个孩子非常有前途。但是,过了没有一个月的时间,同事老张就开始愁眉苦脸。这所中学实行军事化管理,头发要减到齐耳处,吃饭时间不能超过15分钟,甚至上厕所的时间都有规定。在校期间,学生不准带牛奶以外的零食,更不准家长探望。
老张女儿受不了这“魔鬼式”的管理,总是打电话哭鼻子。老张受不了女儿的软磨硬泡,就给孩子转学到家附近的普通中学。宁宁每天都可以回家,她中午、晚上都可以看电视、玩手机。孩子现在很快乐,但是爸爸妈妈又对她未来前途有一些担心。
现在很多的家长,都对孩子应该自由快乐地成长的教育理念非常追捧。同事们对于老张的决定,有人觉得是非常正确的。孩子在这样的学校学习,一点自由都没有,更不要提什么快乐学习了。很多家长都要孩子努力,严格要求孩子。但是,也不是所有孩子都会成为“学霸”,成为“学霸”的孩子,也只有那么一小部分。所以,给孩子一个快乐自由的童年,才是真正对孩子好的。
但是,也有一部分人认为,所谓“快乐教育”,不过是家长给孩子放纵、懒惰的理由罢了。我国目前的教育制度,就是以应试教育的形式来把孩子分出层次的。孩子想要跻身社会上层,改变自己的命运,就要严格要求自己。
一、过度的“快乐教育”,会给孩子带来哪些负面的影响呢?
1、不利于孩子正确品格的形成。
几年前,著名歌唱家李双江的儿子李天一的事,大家都非常熟悉。在李天一小的时候,老父亲李双江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就说:“希望孩子可以自由、快乐地成长,孩子即使有些叛逆,也是孩子的天性”。他是这样说的,也确实是这样做的。
李天一是父亲的老来得子,父母对他的溺爱程度可以说令人咋舌。李天一犯错,父亲舍不得批评。李双江曾经说:“还没有打孩子,自己先心疼得流下眼泪来。”李天一15岁,母亲就把自己的宝马车给他开。明知孩子未成年,还放纵孩子飙车。李天一在飙车打人的时候,对围观群众大喊:“谁敢打110?”这样违法的底气,就是来自父母的无限纵容。
现在家庭中,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有的父母把自己溺爱孩子的行为,就归于给孩子自由快乐的教育。自由对于孩子当然是比较重要的,没有自由孩子就没有尊严和自我个性。但是,当家长给孩子的自由教育有些过度,就变成了对孩子的放纵。家长如果对孩子的行为过于放任,那么,父母在孩子面前就会毫无权威性可言。当家长发现孩子的行为有错误,想要纠正孩子的时候,就发现孩子已经根本不服从管教。
给孩子自由,也应该是在规则之内的自由。自由和规则并不矛盾,是可以平行进行的。过度自由会让孩子不懂规则,缺乏责任感。溺爱孩子是给不了孩子自由快乐的,往往还容易造成悲剧。有调查研究表明,那些青少年犯罪的孩子当中,家长对孩子的溺爱行为,就占很大的比例。
2、会让孩子学习成绩不太理想,长大后没有选择工作的权利,更别说有出息了。
我家的远房亲戚小王是做起货车司机的,他每天奔波在旅途中,既危险又辛苦。小王三十多岁,他干过泥瓦匠、卖过保险、开过超市。但是,都是又累收入又低的工作。现在开货车,还能维持基本的家庭收支,所以危险也认了。小王说:“每天开车跑在路上,简直是拿命在换钱。我如果知道有今天,当初在学校里,一定要好好学习,今天一定会更多选择的机会。当初很多学习不如我的同学,人家都考上了大学,工作轻松发展的机会也多,真是后悔当初没有好好学习。”
小王小时候,学习确实不错。但是,家长忙于工作,对他就是“放养式”教育。他从上初中以后,就开始不认真学习了。他逃课、上网打游戏,当初玩得多开心,现在就有多后悔。家长当初的放纵孩子,是不是也可以说是不负责任呢?孩子现在后悔了,可是对于现实的改变也没有什么意义。
二、父母严格要求孩子,对孩子人生的影响。
有利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而且孩子将来有选择工作的权利,更容易成大器。
我们都知道,好的习惯可以使人受益终生。朋友的儿子今年上四年级了,她经常在朋友圈晒孩子晨读、运动、做家务的照片。显然,她把儿子培养得非常优秀。我偶尔和她交流育儿经验,孩子为什么这么省心,到底是用了什么“秘籍”?朋友笑称:“就是给他养成好的习惯这一个秘籍。我们全家在九点半都准时入睡,早晨孩子和爸爸都有运动的习惯。孩子放学之后,他做作业,我做饭,互相不打扰,也从不用我督促。”
我想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这样的孩子不管从事什么行业,都会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干得不错的。刚开始,孩子小的时候,培养孩子的习惯可能会有一定吃力和困难。但是孩子从小有父母榜样的力量,和父母的严格要求,孩子就会形成良好的习惯。孩子长大以后,孩子管理起来,父母就会很省心。
这些学习中、生活中的好习惯,是非常珍贵的财富,可以把孩子的无限潜能挖掘出来。所以,“好习惯成就未来”这句话,也是很有道理的。
三、家长该怎么正确地教育孩子呢?
1、严格要求孩子的学习。
读书是一件苦差事,没有人天生就会喜欢学习。曾经有一次,央视著名的主持人董卿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自己从小接受的就是父亲“魔鬼式”的教育。父亲逼迫自己学习的过程是非常残酷的,但是,现在回过头来看,没有父亲当初的严格要求,就没有现在的自己。
很多家长看到孩子学习苦累,非常心疼孩子。也有很多家长会抱怨教育制度的不公平,提倡要实行西方的“宽松教育”。但是,大家看不到的是,在西方那些精英家庭的孩子,他们在接受学习基本教育的同时,会继续付出大量的金钱,购买更多的教育资源。
普通家庭的孩子,放学以后,是轻松的玩耍。家长目光长远的孩子,用金钱和努力,占有更优秀的教育资源,使自己变得更加优秀。所以,经常有人说,你在学习上偷得懒,都会变成日后生活中的苦。严格要求孩子的学习,将来孩子才会“鲤鱼跃龙门”的机会和本领。
2、孩子交朋友既要引导,也要严格要求。
古有“孟母三迁”的故事,我们也都知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对于孩子交朋友,父母一定要严格要求孩子。孩子交一个品格有劣迹的朋友,是很容易就毁掉孩子的一生的。所以,我们应该注意引导孩子,和拼行端正、积极向上的孩子交朋友。教育孩子交朋友要有底线,远离身边品行有问题的人。
3、严格不能过度,在心灵上要多给孩子做决定的权利,让自己的精神更自由更自主。
对孩子的教育不能太过条条框框,得给孩子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孩子从被动的养成生活和学习习惯,到自主地去做正确的事。
一个孩子的成长,是离不开父母的循循善诱的。从小帮助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良好的习惯,孩子一定会成为栋梁之材。
你家是快乐教育还是严格教育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621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