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体育教师的“春天”来了吗?

体育教师的“春天”来了吗?

自从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各大媒体高校等纷发文表示庆贺,核心聚焦点在青少年的同时,小编认为,咱们还应该关注一下体育老师的现状。

虽然现在学校体育课程随着改革和重视程度越来越大,但是很多体育老师还是会面对“奶奶不疼,妈妈不爱”这样的尴尬境地。国家的重视与社会需求的对立,让体育老师成了夹缝中求生存的小草,左右都要给好脸色,都还不敢得罪。国家重视必然导致教育部的指导文件如雪片飞舞,但是飞到地方就变成了水。地方教委迫于上级检查的压力,还是每年都要进行专项督查,看看体育工作开展的怎么样?是不是执行和落实了国家的精神。最后这些工作全都落到了体育教师身上,学校体育工作主要包括:体育与健康课、课间操、课外活动、课余训练、《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这几个工作都是与学校考核息息相关的,那么责任都在体育教师肩上。

正是体育课程的复杂导致了涵盖内容的复杂,所产生的实际操作必然也是其他学科只醉心于教育教学所不能比拟的。

同时,体育教师因为工作没有考核,也成了学校的万金油,只要体育老师可以做到的,一定少不了体育教师;体育教师做不到的,一样也少不了体育老师。其他还有带队参加比赛,带队参加比赛就涉及到学生管理、比赛报名、带队参赛……训练和外出参赛风险高压力不是一般的大。但是在这样的工作强度之下,如果用高考来衡量价值,教师付出的成本很高,但是收益是零。

所以在现在的这个体系下,不单单是一个工资待遇的问题,而是自我价值无法实现的自我无法认同,这是学校对体育课程定位的缺失导致的体育教师自我定位缺失。面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下降,貌似全部都是学校体育中体育教师的失职,这样的误差更加深了体育教师的心理负担。

那么如何改变如今现状,实现真正的体育强国呢?反思现在的体育教育,小编想,到底体育教育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在运动会上崭露头角赢得比赛吗?是为了班级集体,为了学校,为了省,为了国家争光吗? 是为了万一将来文化课不好,可以考体育院校吗? 还是为了真的在锻炼自己的身体?

实现体育教育的首先在于家长观念的转变,很多家长往往只注重孩子的学习,而忽略了体育的教育。业余送兴趣班,也往往只是单一的选择数学,美术,英语等。有些家长,则是过分溺爱孩子,担心孩子学体育,这儿受伤,那儿受伤,害怕磕着碰着。只有少数家长坚持让孩子去学习一些体育的兴趣班和球类班。体育,是一种习惯的养成。即使没有送去学习,家长也应该每天或者定期带孩子到户外进行体育锻炼。其次,家长还应该调整好心态,正确看待体育运动后出现的一些正常的乳酸堆积反应疼痛。

同时,作为体育教育实施的关键执行者,教育者也应该思考如何提高自己技能水平?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组织和练习方法,教无定法,不同的人会采用不同的解决方式。作为老师,自己到底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既适合自己又适合学生?其次是教学目标的问题,我们到底要让孩子掌握什么?知识、技能、情感?抑或是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等。

最后,学校应该成为体育教育最大的支持者,制定完善的制度体系,保证体育老师的基本权利和利益。正确的开展和引导体育课程,严格要求课程标准和质量,合理避免运动损伤,在要求课程指标与运动成绩的同时,也敢于担当应急运动损伤的责任。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想要实现真正的体育强国,还得需要社会多方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校园体育的春天才不会遥远!

体育不仅仅是一项运动,更是一项人生,学体育早已超越了学一个特长的范畴。因为这是一个从懒惰到勤奋的过程,这个过程会让你摒弃诸多坏习惯。选择了体育,就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运动员更注重内在修养,强调孩子们的真性情。体育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功夫,还有怀揣感恩的生活态度。在教师节这天,除了向我们的数学、语文、英语、文综、地理老师表达敬意之外,也别忘了对体育老师说一声,“老师,您辛苦了”!

—END—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614759.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