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为什么孩子明明在学习上花费很长时间,成绩还是不如别人?

为什么孩子明明在学习上花费很长时间,成绩还是不如别人?

如果说金钱是商品的价值尺度,那么时间就是效率的价值尺度。因此对于一个办事缺乏效率者,必将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培根

“天天学那么晚也不知道你学的是个啥,你看看你的成绩。”

“你说说你也挺聪明的,每天也知道学习,为啥咱的成绩就上不去呢?”

“你说说让我怎么说你,说你学了吧成绩没上去,说你没学吧,可我天天看着你学。”

很多家长都类似的问题,孩子聪明肯学,但是成绩就是上不去。出去还会和人抱怨说自己孩子成绩不理想等问题。孩子聪明是真的聪明,但是成绩上不去也是真的,一味地死读书不找到方法,没有效率的学习对于孩子来说就是无用功,还会累着孩子,家长看着也是着急。面对如此的孩子,不要在奢望孩子自己学会有效率的学习了,家长应趁早给孩子找找方法,提高孩子学习效率,养成受益终身的习惯。

一、为什么孩子明明在学习上花费很长时间,但成绩依旧上不去?

培育能力的事必须继续不断的地去做,又必须随时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会成功——叶圣陶

我上学的时候有个同学,每天都是第一个到教室学习的,每天上课比谁都认真,有时间了不是在看书就是问老师问题,然后每天晚上走的也是最晚的,回到寝室依旧在学习。那个学习的劲头不是一般人能学得来的,真的是应了班主任一直说一句话“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但是成绩就是一直在中游徘徊,不上不下,废了那么大劲结果成绩还是上不去,他也是很难过的,也向成绩好的同学交流过学习方法,但是她总以为只要比成绩好的同学努力成绩就会把他们好。

这就是完全没有效率的学习,看着是很努力,但是就是效率不高,以至于成绩一直没有什么很大的变化,要想学习成绩上的去,注意效率的问题还是很有必要的。

1. 长时间学习,精神疲劳

有的家长就是认为孩子在学习上花费的时间越多,孩子的成绩就会越好。但是家长要知道孩子的学习时间并不是和学习成绩成正比的,学习的时间多只能证明孩子是在努力,可是孩子成绩的好坏和孩子的学习效率挂钩的。一般来说,学习效率越高孩子的成绩就越好,但是长时间的学习,孩子精神一直处于紧绷的状态,没有休息的时间,此时的孩子就处于疲劳学习的状态,在生理和心理方面产生了倦怠,导致学习效率下降。儿童的身体作业比精神作业更容易疲劳,特别是容易发生高度的疲劳。儿童往往无视自己的能力的界限,而从事于过分激烈的活动,结果造成高度的疲劳。

2. 心思没有在学习上

小孩子的心思都比较花,稍微不留神就会被别人的一句话所吸引,全身心的听别人在谈话,完全忘了自己还在写作业学习。就算是个很安静的环境,孩子也会不由自主的心思就跑了,看着是在写作业,实际上心思完全不在作业上。比如,父母答应孩子做完作业就可以看电视,孩子满怀期待的去写作业,等写道倦怠期的时候,孩子就不想在写作业了,但是看电视的诱人条件在那,孩子想去玩会儿又想赶紧写完作业去看电视,在纠结之后孩子还是会选择写作业,但是心里还是想去玩,于是你看着孩子是在写作业,实际上孩子的心思已经出门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了,最终的结果就是作业错了一堆。家长心塞生气,孩子站在一边因挨骂不敢动。

3. 在其他事情上浪费时间

每天放学后,在家长眼中孩子的首要任务就是写作业,但是在孩子眼中,放学了就是解放了,到了全身心玩耍的时间了。于是乎,在家长催促孩子去写作业的时候,孩子总会以各种理由推脱,“我先看一会电视就去写作业”“我玩一会就去写作业”“我饿了,我能不能先吃饭在去写作业?”等等各种各样的理由。孩子总是找很多理由来拒绝写作业,然后拖拖拉拉的拖到了该睡觉的时候,作业还没有动,这时候孩子不急家长就开始着急了。原本可以很早就完成的作业,让孩子拖拖拉拉做其他的事情浪费了,然后孩子耽误了睡觉的时间。

针对这样的情况,很多家长都会感到无可奈何,建议家长可以尝试“番茄工作法”。

二、什么是番茄工作法

番茄工作法就是很简单易行的时间管理方法。1992年由弗朗西斯科•西里洛于创立,一种相对于GTD更微观的时间管理方法。和其他的时间管理方法相比,番茄工作法更着重于完成事情的过程,而非最后实现的结果。

比如当你要完成一项任务的时候,将工作学习的时间设为25分钟,专注工作学习,中途不允许做任何与工作学习无关的事情,直到时间到了,然后在纸上画一个X短暂休息一下,每隔一个时间段就休息一会。

使用番茄工作法实质就是把一个大的任务化解为非常小的时间单位,就拿孩子每年的暑假作业来举例吧,每次的暑假作业都是类似一本书的《暑假生活》之类的,一本也就60页左右,一下子让孩子写完孩子肯定觉得太多完不成,但是如果分开就很好完成,比如一天写6页,10天就写完了,其他的时间孩子依旧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在不耽误完成作业的情况下,孩子还有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是很好吗。

番茄工作法可以很大的提高工作效率,有时候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成就感。一个番茄时间是不可能分割的,不能有半个或者一个半的时间;一个番茄时间内如果做了与任务无关的事情,则该番茄时间作废;还有永远不要在玩的时间使用“番茄工作法”;不要拿自己的数据去和别人的数据比;番茄的数量不可能决定你最终的结果。

三、如何利用“番茄工作法”,帮孩子提高学习效率

一次我去给我家孩子开家长会,我家孩子成绩一直都是我的骄傲,开完家长会就有家长问我用了什么方法把自己孩子培养的那么好。我就反问他们是如何关注孩子学习的,有的家长就说“我家孩子看着挺用功,但是成绩就是上不去,我愁死了快,天天学到十一二点才睡觉,天天早上四五点就起来背书了,成绩就是上不去。”我就笑笑,“你家孩子光费时间学习,没有方法,效率上不去就算学的再多也没有用。不要光看孩子学了多久,要看孩子学会了多少。效率上去了成绩自然就不会差。”然后家长们就七嘴八舌的讨论自己孩子去了。

只注重时间,不注重效率,学的时间再长也没用。萧伯纳说过,世界上只有两种物质:高效率和低效率;直接上只有两种人:高效率的人和低效率得人。

1. 合理安排时间,让孩子可以“喘口气”

一般人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25—30分钟,番茄工作法的时间钟设置的是25分钟,完全是根据人的生物钟来设计的。在这25分钟里可以让孩子的专注力达到最佳,“番茄工作法”这种“25分钟专注做作业,5分钟休息”的模式,让孩子既能专心学习,也可以好好休息。孩子不会因为学习太久而疲倦,这方法可以很好的帮助孩子劳逸结合,学习生活更加的高效。

实际上对于有孩子来说,他们的目标意识比较薄弱,自控能力也不是很好,当面临一些一切有难度的大目标时,比如,花费时间长、比较复杂的手工作业等,如果重点放在最后的结果上,要求孩子必须要做完后才能做其他的事情的话,会让孩子觉得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孩子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打击,做起事情来就会慢吞吞的,甚至会选择放弃。

2. 制定计划,按照事情的“优先级”来合理安排

孩子总是希望有更多的时间是属于自己的,曾经我外甥就问过我姐姐“一天为什么只有24个小时,而不是更长的时间呢?这样我就可以一直呆在游乐场了。”很多孩子都希望白天的时间长一点,这样就有更多的时间去玩了。不仅是孩子,家长也是,在家长给孩子指定学习计划的时候,也总是觉的时间不够用,把时间排的满满的,恨不得一分钟掰成两分钟用。

但事实是,时间是有限的,每天的时间都是固定的,还有一大堆的任务要完成,不仅有正常的课堂学习,课余时间还有画画书法等兴趣班的学习。这时候家长就要记住,课余时间的安排不是把孩子所有的事情排列组合,按“优先级”来排列,哪些些对孩子是真正重要的,哪些是不重要的,家长要分清,要暂时放弃那些不重要的,把重点放在重要的地方。这个过程是比较痛苦的,但是家长也要忍痛学习。

合理的利用好番茄工作法,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成绩自然就不用家长但心了。家长也不要单纯认为孩子只要投入学习的时间够长,成绩就好,适当的改变一下自己的思想,带孩子合理安排时间、制定计划,这才是提升孩子学习效率的最好办法。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613905.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