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这个场所往往安全又危险,令人惧怕却也充满希望;
由于医患双方掌握的信息不对称,且缺乏有效的沟通,很多患者对医院的很多“奇葩规定”心怀不满。
但是请相信,这些所谓的“奇葩规定”,都是用鲜血换来的,是为了保护患者。
01-摔了一跤导致头外伤,也要到医院做CT?
案例:一名建筑工人从两米多高的脚手架坠落,当时并未感觉严重不适,到医院后,要求医生简单包扎,因舍不得花钱,拒绝了医生做头颅CT的建议。
谁知第二天就出现精神萎靡、剧烈呕吐、嗜睡烦躁等症状,做了检查才发现有颅内出血,必须紧急实施开颅手术,否则有瘫痪甚至生命危险。
医生解答:在临床上,外伤后迟发性脑出血的例子不胜枚举。
外伤后一开始没有症状,第二天出现头晕、昏迷不醒情况的大有人在,即使轻轻摔一跤,也有摔出脑出血的风险。
而头部外伤后,CT检查是非常及时且有效的,还能明确是否有颅内出血、颅骨骨折等严重外伤。
不论医生经验如何丰富、医术如何高明,也不能光靠自己百分百预测会不会发生继发性出血。患者应当听取医生的意见,排除其他危险的可能。
02-做个小小的胃镜,还要查梅毒艾滋?
患者可能会疑惑,我就做个胃镜,为啥还要查八竿子打不到一起的梅毒艾滋?
我国《传染病防治法》把传染病归为甲、乙、丙三大类,一共有30多种,其中乙肝、丙肝、梅毒、艾滋均属于乙类传染病,要求“严格管理”。
这四种病毒的传播途径是母婴、血液、性,且都能够在病人体内长期潜伏不发病,不做专门的检查完全有可能发现不了,对个人健康和社会公共安全隐患极大。
所以,术前做检查,知道病人患有这些疾病,在术后,医护人员就会更加仔细地对手术室、手术器械、病房等进行清洁,产生的医疗废物也会专门处理,确保操作人员及其他病人的安全。
03-孩子只是感冒为啥要抽血化验?
案例:一名两岁宝宝因发烧在家门口小诊所打了8天抗生素也没退烧,被送至医院时,病情已发展至病毒性脑膜炎。
家属这才告知医生,诊所并未给孩子抽血化验,8天打了两种抗生素。
医生解答:感冒分为细菌性和病毒性两种,单纯的病毒性感冒可以自愈,但是感冒经常是伴有细菌感染,如不及时医治,就会产生咽炎、鼻炎、气管炎,甚至肺炎、心衰等一系列疾病。
而人体各部位有异常改变,都会由血液携带信息传达出来,检查血液中各种成分的变化,可协助判断各组织器官的病变情况。
其中又以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最具有诊断价值。
血液检查结果是医生做出准确判断的重要依据,只有判断出病因,医生才能更准确用药。
4-感冒发烧,医生轻易不输液?
案例:6岁的小豪感冒发烧流鼻涕,鼻子不通气不说,还浑身疼,整宿睡不着觉地折腾,其间去了两家三甲医院,结果医生开出的处方都是让吃药和多喝水。
眼看着孩子受罪,家长哀求医生给孩子输液,医生却怎么也不肯。直到第七天,孩子终于恢复了。
医生解答:“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合理用药原则。
输液相当于一场小手术,静脉输液也是公认最危险的给药方式,容易引起静脉炎症、加重心脏负担、损伤肝肾功能、降低人体免疫力等风险。
而在医学上,根据引起感冒的病原体不同,分为病毒性感冒和细菌性感冒。
病毒性感冒占90%以上,如果没有细菌感染的话,感冒一周左右就可以自愈,因为人体可以产生免疫力。
吃药打针,只能缓解部分症状,对于缩短病程没有任何帮助。
5-做核磁共振检查,不能带入金属物体?
案例:网上曾曝出上海一家肺科医院核磁共振室内发生“惊人一幕”:患者家属因心急将做完检查的患者从检查室内接出,而把轮椅推进检查室,结果导致金属制轮椅被迅速被吸附到仪器上。
尽管患者没有受伤,但这突如其来的虚惊一场还是令人胆寒。
医生解读:磁共振强大的磁性会让铁磁性金属物品发狂,一枚小小的硬币会像子弹一样飞起来,更不用说轮椅、输液架和手推车了。此外,强磁场会让银行卡消磁、眼镜架变形、心脏起搏器失效等。
除了轮椅,所有通讯类物品、各种磁性存储介质类物品,以及手表、钥匙、打火机、刀具、钢笔、病床等均不准进入磁体间。
6-ICU竟不让家属陪护?
案例:一位高龄老人病重,在当地医院ICU治疗,老人的四名家属趁ICU病房的第一道门未完全关闭时闯入,辱骂、殴打劝阻的工作人员,并闯入ICU病房的清洁区,直到110赶到。
一个半小时的时间,20余人未消毒进入ICU清洁区,造成无菌病房污染。于是医院将四名家属告上了法庭。
医生解答:很多家属抱怨,亲人住进ICU后,每天只有固定的一点时间探视,医院为什么这么冷酷无情,让亲人在生命的最后一程独自面对?
事实上,限制家属探视时间,是有原因的。
重症病房收住的病人大都病情危重、免疫力低下,发生感染的风险明显增加。
一个微小的病菌对免疫力强的普通人来说可能毫无影响,但是对ICU里的重症病人来说却可能是致命的。
请家属放心,ICU时刻都有专业的医护人员陪同,监测其病情的变化并进行相应的治疗,会给到患者最好的照顾。
7-医院不让带打火机?
案例:一老人在医院高压氧舱接受治疗的时候,遇爆炸被烧死,原因竟是氧舱里多了一个小小的打火机!
医生解答:高压氧舱是各种缺氧症的治疗设备,适用于煤气、硫化氢、沼气等有害气体中毒,脑血栓、脑出血、脑外伤、神经炎,脉管炎、糖尿病坏疽、难愈合的溃疡,胎儿发育不良、新生儿窒息,急性气栓症、减压病、高原病,突发性耳聋、美尼尔综合征、眩晕症等疾病。
如果工作人员操作不当,不按操作规程办事擅自改变治疗方案,可产生氧中毒、燃烧爆炸等等严重后果。
在高压氧舱内的移动和摩擦,都可能产生数千甚至上万伏的静电;
座椅或治疗床的碰撞等可能产生火花及提供最小的着火能量,条件如果适合,便会引起燃烧而形成火灾,更别提一个小小的打火机了。
以上这些规定看似奇葩,其实都是为了病人的生命安全着想,看明白了不?
如果你还遇到更多的“奇葩规定”,欢迎在文章底部留言,大家一起讨论唷!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594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