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窝里横,外面怂”?多半跟家长犯的这3个错误有关!
近日,一位家长在网络上发文求助,原因竟是因为自己的孩子。根据这位家长的描述,自己的孩子平日里在家中总是称老虎霸王,做事非常任性,可一到外面就秒变怂怂的小猫咪,就算被人欺负也不敢反击,让家长十分头疼。
这位家长的遭遇在网上引起了很多家长的共鸣,她们不知道为什么孩子只敢在家中称霸窝里横,在外面却畏畏缩缩的,连话都不敢多说。那么,孩子在"外面怂"只敢"窝里横",这是天生的基因决定还是后天的环境决定呢?其实主要是因为家长做错了这3件事。一、家庭环境的影响如果说家长是喜欢窝里横的人,那么大概率孩子也是这样。很多家长在公司、同事面前都十分谦逊,但回了家就好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对家人没有好态度和好语气,甚至说出很难听的话,反差十分巨大。
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很难不受到大人的熏陶,所以慢慢的孩子也学着大人的样子,最终成为只敢在家里称霸出外却只会躲起来的伪男子汉。二、太娇宠现在物质生活提高了,每位家长都不愿自己孩子受到一丁点的委屈。无论孩子需要什么,家长都绝对满足,长时间下来孩子就养成了霸道的性格,稍有一点不高兴就大哭大闹,直至完全顺着自己的心意才肯罢休。
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认为,毁掉一个孩子的最快方法就是对他完全服从,等他长大以后大家就会发现,他除了拥有暴戾的脾气外再无其他能耐。
现在,家里一个孩子有好几个人宠,而在溺爱环境下成长的孩子经常以自己为中心,凡事都以自己为主,十分霸道。
但当孩子走向社会与他人交流,会发现自己不是全世界的中心点,这时他们的内心会产生一种恐惧的心理。所以在面对别人的时候,这些孩子会惊惶不安,不敢随意去惹怒别人。三、社交少很多家长平时就喜欢在家里待着,所以他们也很少带孩子去参加户外活动。家里虽然有爸爸妈妈的关爱,但孩子缺少与社会的交际,缺乏与其他小朋友之间的交流。
还有一部分家长喜欢在家里一边带孩子一边玩手机,这会导致孩子缺少应有的关注与关爱,时间久了,孩子会变得不知道该如何与人相处。
一旦突然将孩子放到社会上,他们会紧张会恐惧,不知所措将是这些孩子们的常态。那么,家长该怎么做才能避免自己的孩子成为"家中小霸王"呢?其实,只要家长做到以下几点就可以了。首先,家长必须改正自己的毛病,只有自己不是喜欢窝里横的人,孩子才能跟着大人做的好榜样学习。
央视主持人董卿曾说过,如果你想让你的孩子变成什么样,首先你就要变成什么样。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只需要按照这简单的十六个字来执行,就够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他们的每一言每一行都会在孩子的心理留下深刻的烙印。不把最坏的脾气和伤害留给最爱的人,这才是真正有修为有修养的人。
很多家长喜欢把孩子理想化,但这对孩子来说只是害不是爱。不过分关注孩子的举动,不在孩子提出要求时绝对满足,不在孩子越过底线时轻易妥协,这都是作为家长必须要学会和执行的。家长要勇于对溺爱说不。孩子总有一天会长大,过分的溺爱只会让孩子变得目中无人,没规矩没礼貌。
在孩子与世界交流磨合的过程中,他们会逐步了解体验这个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开阔自己的眼界,增长很多见识。同时,他们也会慢慢变得开朗自信,对自己有更清晰的认知。
平时,大人也要多带孩子多进行户外活动,多去世界各地旅旅游,让孩子多与人交流沟通。勇气和胆量从来不是人生下来骨子里自带的,而是必须靠后天的锻炼来培养的。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绝对不要给孩子贴上某种标签。标签是人们对于一个人固有化的印象,例如孩子总是窝里横,家长就会经常的念叨孩子窝里横,这会让孩子形成对自我认知的错误思想。家长总说孩子怎么怎么样,慢慢的孩子就真的会朝着那个方向发展,成长受到重大的负面影响。
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千万不要给孩子贴上"懦弱、霸道"等标签,这不会让事情变好,只会让事情变更糟。
你家的孩子喜欢窝里横吗?平时你又是怎么教育他的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578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