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他曾是草根电焊工,三次创业失败,今凭“变态服务”获得成功

他曾是草根电焊工,三次创业失败,今凭“变态服务”获得成功

他是海底捞创始人张勇,在谈到海底捞的成就时他说,“海底捞能到今天主要还是幸运,硬要说有什么建议,就是好好做呗,别去东想西想的。因为有十个人去做同一件事情的时候,总有九个人中途会花心去做别的事情,如果你认认真真把这一件事情做好,最后留下来的就是你。”

9月26日,海底捞的张勇在港交所敲响了上市的铜锣,发行价为每股17.8港元,开盘后上涨10%,市值突破千亿港元,张勇夫妇身价也暴增至650亿港元。张勇作为一个农村出身的草根电焊工,一跃成为餐饮富豪。走到这一步,张勇用了24年。

张勇出生于四川简阳县的一个贫苦家庭,因为从小家里的生活比较贫穷,而且张勇本身对读书的兴趣不高,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只上完初中的他选择在一个技校学电焊,18岁毕业后,成了四川国营拖拉机厂的一名工人。

但工人并不是张勇所理想的工作,他总想着干出一番大事业。所以他辞去了电焊工的工作,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但是创业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他3次创业失败。

第一次是是博彩生意,张勇看到别人做得红火,就借了5000块去买一台博彩机,可谁知在长途巴士上被骗子忽悠着买下一块假金表,5000块钱就这样打了水漂。

第二次是倒卖汽油,凭票供应汽油,倒卖汽油是当时很多人都在做的大生意,可当他也举着“收油”的板子在路口等了三天,一滴油都没收到不说,反倒被十多个司机啐了一脸唾沫。

第三次是摆地摊卖麻辣烫,那时很流行一毛钱一串的麻辣烫,张勇凭着麻辣烫赚了一万多元,但这些钱却被隔壁发廊的一个姑娘盯上了,恋爱没谈成不说,1万多却分文不剩。

经历了三次失败以后,他也曾悲观认命,觉得是自己学历不够好才导致的命不好。后来他总结了原因,认为是自己太急于求成而导致失败。于是在1994年,仅23岁的张勇决定踏踏实实做点生意。他找了三个好朋友,凑了8000元在四川简阳县的四知街开了一家火锅店,这就是海底捞。

事实上,当年海底捞刚开张时,张勇是个彻头彻尾的“门外汉”。作为一名餐饮新人,张勇刚开始连炒料都不会,所以只好左手拿书,右手炒料,边炒边学,导致火锅味道很一般。这在火锅遍地的四川,底料不好根本就很难生存下去。

经营过麻辣烫的张勇,在这时悟出了一个道理:服务可以赢得顾客。他认为“不能让顾客吃得好,心情怎么也要好吧!”从这以后,顾客的要求他尽可能满足,在上菜速度提升的同时,有不满的投诉就好好赔笑道歉。因为服务态度好和上菜快,这家街边火锅店由此得到客人的认可,底料做得不好甚至有客人愿意指导张勇。

张勇发现优质的服务能够弥补味道上的不足,从此更加卖力。看到顾客的鞋子脏了,张勇就让店员帮忙将鞋子擦干净;顾客喝酒太多胃不舒服,张勇就熬小米粥让其喝下;顾客说辣椒酱好吃,张勇就给带上几瓶。无论客人有什么需要,他都二话不说,一一满足。

凭着周到的服务,海底捞的熟客逐渐增多。做了几年之后,海底捞在简阳家喻户晓。“服务”成了海底捞的金字招牌,甚至雷军在创办小米之前,还参观学习了海底捞。

没有背景,拼不起爹;学历不高,只有不怕苦才能走得更远。张勇,这个没有资源没有背景没有学历的年轻人,靠一股拼劲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他曾在公开场合表示,海底捞核心价值观是创造双手改变命运的空间,这正好与他的个人经历有关。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也没有谁的成功是唾手可得的,唯有你努力的汗水能给你答案。

二十多年,张勇“服务高于一切”的宗旨被刻在了海底捞的血液里。排队等候的顾客,可以吃到各种免费小食;女生还可以免费美甲;过生日有小礼物赠送;一个人吃火锅,给你安排一个毛绒玩具……

现在很多人喜欢海底捞也是因为他们“变态的服务”,网络上也经常可以看到调侃海底捞服务的段子。海底捞不仅赢得了客人的认可,也成为了“极致服务”的代表。

海底捞能走到今天,掌舵人张勇功不可没,他靠服务生存、靠人员发展、靠管理壮大。他这一路走来,波澜壮阔的传奇经历不知令多少餐饮人向往。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575764.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