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过后,天气渐渐凉起来
很多孩子都伴有咳嗽流鼻涕的症状
吃药治疗后还反复复发
孩子流鼻涕咳嗽不容易好
其中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是
孩子的衣服没有穿对
南方天气每天都30多度
很多父母就觉得还是夏天
然而立秋过后昼夜温差渐大
大人对温度的敏感程度不如孩子
早晚期间有的孩子还是会觉得微凉
特别是体质弱的孩子
而着凉了就容易生病
那么换季期间,应该怎么给孩子穿衣服呢?
第一步,如何判断孩子冷不冷?
很多家长,尤其是老人,习惯摸孩子的四肢判断他们的冷热,一旦发现孩子手脚冰凉,就急忙添加衣服。这种判断方法并不合理,孩子的心脏比较小,其泵出的能够到达四肢末端的血液量也较少,因此,孩子手脚偏凉其实是正常的,而一旦手脚摸上去温热甚至有汗时,反而说明孩子穿得过多了。
此外,摸孩子的额头判断冷热也不准确,额头温度是体表温度,容易受外界温度干扰,影响判断。
想要判断孩子的衣服薄厚是否合适,很简单,那就是摸孩子后脖颈处的温度。
只要这里摸上去是温热的,就说明孩子不冷;如果摸上去有点凉,说明家长应该给孩子添加衣服了;而如果这里有点发烫或者已经出汗,则应帮孩子擦干汗液,再适当减少一两件衣服。
第二步,该怎么给孩子穿衣才合适?
天冷穿衣服,家长们可以采用洋葱穿衣法。
“洋葱穿衣法”很好理解,就是孩子穿衣服要像洋葱一样,一层一层添加或减少。因为孩子运动量大,新陈代谢快,经常出汗,这样穿很方便。
“洋葱穿衣法”的基本准则就是内层要穿材质柔软、透气、排汗、相对较薄的纯棉内衣,中层要穿相对保暖的衣服(像毛衣、卫衣等)、最外层要穿防风防水的外套。
秋季早晚温差大,这样多穿几层稍薄的衣服,不仅保暖效果更好,而且家长还可以根据室内外温度的变化,及时地给孩子增减衣服。
第三步,因人而异?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穿衣方法也略有不同。
【新生儿】新生儿调节体温的能力差,根据美国儿科学会建议:除非温度24℃以上,否则都要穿几层衣服来保暖。因此,在同等温度条件下,新生儿要比大人多穿一层衣物。
【1岁以内婴儿】此阶段的孩子可以适当比大人多穿一件薄衣物,并通过摸后脖颈的温度来判断是否穿着合适。
【1岁—3岁幼儿】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活动量大,比较容易出汗,可以比大人少穿一件。
【3岁以上】这时孩子已经有了基本的自我表达能力,只要他们说不冷,大人们也就不要追着给他们加衣服啦!
虽然天冷要及时给孩子添衣
但是也不能给孩子穿太多衣服
很多妈妈觉得孩子穿的越多就越暖和,不会着凉受冻
但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想法和做法
因为给孩子穿的太厚有时候反而更容易感冒生病
你可能会很吃惊,为什么孩子的衣服穿的多了还是要感冒生病?
小孩子和老人的体质情况不一样
因为老人的新陈代谢比较慢
所以很容易感觉到冷
但是小孩子们的新陈代谢比较快
身体会比较热一些
建议不要按照大人和老人的
冷暖感受给孩子添加衣服
孩子穿衣服过多
身上出汗过多,毛孔张开
偶然的一次寒风,会容易引起感冒
而且经常性的穿衣过多
会让孩子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差
机体对气温的应变能力也会下降
所以偶有冷风,孩子可能就感冒了
俗话说一到换季乱穿
但年纪小的孩子还不能自理
还是需要家长们费点心思喔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567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