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G给大众最直接的印象就是“快”,而它的新功能也都建立在“快”的基础之上。
引
尽管5G时代已近在咫尺,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它却显得既熟悉又陌生。说起“熟悉”,是因为不管你是否乐意接受,关于的它的资讯早就铺天盖地的袭来,让人无处可逃。谈到“陌生”,是由于即便它不停穿梭于人类的世界,我们仍旧无法理解5G到底是什么,又对普通人的生活有何影响。
笔者与大多数人一样,对于这种“玄而又玄”的东西,总是避之唯恐不及。直到有天贸易战开打,我从美方一系列的对策中,得出了一个稍显荒诞却又符合事实的结论:似乎华为5G才是他们最为核心的打击对象。
一系列“反常”举动的背后,也引发了笔者强烈的好奇心——5G网络到底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在深入学习和思考后,笔者很愿意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什么是5G?
按照Wiki中给出的解释,5G的全称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英语: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或5th generation wireless systems)。5G的性能目标是高数据速率、减少延迟、节省能源、降低成本、提高系统容量和大规模设备连接。
抛开这些套话,用简单的数字来解释——5G的速度将比现行使用的4G网络快上100倍,达到10 Gbit/s,甚至远高于目前的有线互联网。另外,5G网络的延迟也更低,当下4G的响应时间在30~70毫秒之间。而理论上,5G可能只需要1毫秒就能给予使用者反馈。
综上所述,5G给大众最直接的印象就是“快”,而它的新功能也都建立在“快”的基础之上。
简单直接的“快”
2019年6月6日,ID为“老师好我叫何同学”的B站UP主发布了视频《有多快?5G在日常使用中的真实体验》,在这段高达1441.7万播放量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5G的平均下载速度约700Mbps,上传速度保持在80Mbps左右(详见注释1),一部上G的高清电影,我们仅需不到15秒的时间就能下完,看网络视频时随意拖动进度条,也不再会有“旋转的小圈圈”纠缠着屏幕前的观看者。
写到这里,也许你内心毫无波动,甚至还有点想笑。就像我开头所说,这样的宣传实在太多,似乎每个人都将着重点放在了这里。我们一开始也许会对它表示惊叹,可随着所见次数的增多,也便司空见惯了。但5G真的只能做这些事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2019年6月26日,在世界移动大会的上海展会现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设置了互“5G+8K”动体验区,引发了观看的人潮。不可否认,4K已经是大部分人心中的“画面极致”。笔者实在无法想象8K将会提供何等惊艳的享受,而据专家介绍——这一切在5G技术下,于我们平常生活中,都将不足为奇。
稍微有点感兴趣了吗?诚然,在各大视频APP中,1080p画质是大部人的首选,目前我们所力图普及的4K输出,其像素数已是前者的4倍,而8K的总像素数将达到惊人的3300万个,即其又是4K(800万像素)的4倍,是1080P的16倍数。笔者其实从未奢望能在短期内让人人都用上8K,不过以目前的展望来看——4K即将随着5G的到来,“飞入寻常百姓家”。
写到这里,是不是依然感觉缺点什么。没关系,我们的5G之旅不过刚刚开始。
*注1:目前Mbps与MB/s的换算在8:1,如100Mbps=100/8=12.5MB/s,即100Mbps的速度等于12.5兆每秒的下载速度。
拓展而来的“快”
作为一名资深球迷,我总在畅想——能不能有一天“身临其境”的观看一场比赛。在目前的直播中,你我都没能力控制摄像的角度。固定的线程与狭窄的视野均根深蒂固的存在于观看者的意识之中。无数次,笔者心中总会涌起一个疑问:“这球为什么不传给他?”疑问的背后,大概率都是因为我们没有“大局观”,但这种缺失并非天生而来,只是现在的技术实在无力让我们看“全”。
当然,早在多年前,就有国外媒体试图通过架设多台摄像机,来实现多位置记录。不过成型的数据量太过庞大,真正落实到媒体上传与用户下载时,可能需要数小时甚至数天的时间,这完全超出了受众的忍耐度,自然无法应用至百姓的生活中去。
而5G网络依靠它强大传输速度,将为我们提供新的观看方式。先从简单来说,在解决数据传输的背景下,通过无数摄像设备的帮助,“上帝视角”正式解锁——我们可以俯视、可以仰视、可以从左、也可以向右。任何刁钻的角度都将呈现在我们面前,以前那个“人眼随球走”的世代,将一去不复返。往复杂来说,我们还可以利用VR技术,让自己置身于球场,甚至以球员的视角感受临场的抢断、过人与射门,就像电影《头号玩家》中那样,虚拟即现实。
让5G只停留在绿茵场间,似乎有些大材小用,不妨让我们“脑洞大开”,畅想下未来。
无限可能的“快”
如果说2G是文本的时代、3G让图像崛起、4G使视频风靡,那5G谁又将独领风骚呢?我想3D立体技术与智能应用即将爆发。正如上文中提到的那样,我们能够通过新的科技,让自己身处一场球赛之中。当然也可以借助5G的力量,另一切远在天边的东西,真的近在眼前,甚至触手可及。
① 例如应用于医学领域。以前我们所想象的远程医疗与远程手术将成为现实。在5G之前,医生们也在不断尝试让医疗活动无距离化,但网络所能呈现的图像仍旧以2D为主。试想一个病人的伤口,你只能了解它的表面,却无法获悉其深度,沟通与诊治效果自然不尽如人意。但5G所带来的3D立体画面,恢复了自然视觉上的优势,最大限度提高了医治的精确性。
另一方面,目前已有机器可以远程操控代替医生的双手,可4G的速度与响应过慢,会让一切变得笨拙,要知道手术可是无比精细的存在,然而依靠5G的“快”,却可以让医生的操作精准化、细腻化。虽然更为深层次的手术,我们无法断言是否同样适用,但大部分普外科的远程手术,都将得到推广。
▲ 新网络时代手术示意图
② 例如使无人驾驶化为可能。毫不客气的说,无人驾驶的核心就在于立体地图的不断更新。在这张3D地图之中,将包含周围车辆的运行与实时道路情况。操控系统也是根据地图,做出相应的反应,从而代替人类来驾驶。
▲ 等待数据化的地图
大家都知道,实际路况瞬息万变。若有险情发生,以4G的速度来说,实在有心无力。而5G相比4G近十倍亦或百倍的速度提升与仅1毫秒(也许更低)的响应时间,可以将突发情况瞬间传递到云控制中心,而总服务器也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将处理方法反馈给同一路段的所有车辆。无论是紧急制动亦或是改变路线,都在刹那间完成。由此可见,没有5G也就没有真正的无人驾驶,而5G又能让无人驾驶成为现实。
③ 例如让万物联网。我不太愿意套用枯燥的定义,就让笔者来举个简单的例子:目前人们一般通过开关或是手机来操控家中的电灯,但在5G的时代,因数据传送的便捷,我们可以让一个普通的电灯,能够感知家中的温度与湿度,让它自动调整为最适宜的亮度。
别急,还没结束。我们接着赋予它与周围设施联动的能力,不论是窗帘、加湿器亦或者空调都能共享室内的环境数据,让它们一起努力赋予人类最优质的生活环境。
5G之门的钥匙
综上所述,当你我试图踏入5G大门时,记得先拿上钥匙——一台优秀的5G手机。而当我们环顾琳琅满目的市场后,Vivo最新发布的iQOO Pro 5G(以下简称iQOO)手机,或许是消费者的最佳选择。
首先,现阶段随便提起一部5G设备都要4000+大洋,而iQOO仅需3798元即可入手,绝对是最为亲民的价格,它的出现也打破了5G手机定价偏高的局面,能够让更多普通人消费的起,一起来感受科技的魅力。
其次,虽然售价便宜,但iQOO的硬件并不缩水。除去搭载高通骁龙855 Plus处理器,4500mAh电池,支持44W Super FlashCharge超快闪充,并全系配备UFS 3.0高速闪存这些亮眼的配置外,为了能更好的提高5G的信号接受度。Vivo的工程师们将“6天线”与“侧边分布式天线技术”融合,极大的降低了人手对信号的干扰,较同类产品提高了10%~20%的接收率。
最后,便是iQOO Pro 5G手机装备的黑科技——超导碳纤维液冷散热。毋庸置疑,5G网络下,设备的功耗会大幅提升,散热成为了绝对不能忽视的问题。而超导碳纤维液冷散热技术,可以利用携带的微量液体的多孔散热器,吸收热量将它们转化为气体,散出机身从而达到降低机身温度的作用。
还有一点值得一提,在CCTV 2《央视财经评论》节目中,也特别讲到了iQOO手机的发布,诸多权威媒体也一致认为,iQOO Pro 5G手机将推动国内5G手机的普及。
结语
受制于眼界、知识、思维等方方面面的限制,你我也许永远无法完整的想象——未来5G将会以何种方式呈现在大众面前,它会有多么的跳脱,多么的华丽,多么的出人意料。但至少在不久的将来,我希望通过一部iQOO Pro 5G手机,可以不再为下载视频和游戏烦恼,不再为狭窄的球赛视角发愁,不再让速度限制思维的延展。
也许正如某人所说:“5G不只是快,它更是颠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539022.html